![]()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外观 | 见包装 |
保质期 | 两年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主要营养成分 | 组氨酸 |
含量 | 99% |
物理性质:无色针状或片状结晶,在277℃时软化,287℃分解。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1.9g/L,极微溶于醇,不溶于醚和氯仿。味甜。
制备方法:从猪血、牛血中提取。猪血经喷雾干燥制得血粉,每100kg猪血约18kg血粉。L-组氨酸常用其盐酸盐([7048-02-4])。将含有L-组氨酸的洗脱液,浓缩至出现结晶,趁热用盐酸调至pH为2.5,立即加入2倍于溶液量的乙醇,静置,沉淀,过滤,即得L-组氨酸盐酸盐粗品,经脱色、重结晶、干燥得成品。L-组氨酸也可从脱脂大豆的水解产物中提取。
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无臭。稍有苦味。约于277~288℃熔化并分解。其咪唑基易与金属离子形成络盐。溶于水(4.3g/100ml,25℃),极难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因溶解度极小等原因,常用者为其盐酸盐。 组氨酸的咪唑链的pKa大约为6,但总体来看此氨基酸的pKa为7.6。这代表着,于生理上有关的pH值,其相对小的变化会改变平均电荷。在pH小于6时,咪唑链会被质子化,有如亨德森-哈塞尔巴尔赫方程所描述的。 当质子化时,咪唑链具有两个NH键结并带正电荷。此正电荷相等地分散于两个氮原子间,并且形成两个重要的共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