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着色剂 |
执行标准 | 国标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来源 | 天然着色剂 |
主要着色成分 | 其他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含量 | 99% |
色素含量 | 99% |
植物炭黑生产厂家 植物炭黑价格 食品级植物炭黑
植物炭黑简介:
植物炭黑是一种不溶性的着色剂,因而通常以悬浮液的形式使用。主要用于糖果中,通常用作遮蔽剂。别名:植物黑、植物炭、炭黑、食用炭黑、天然黑色素
性状:黑色粉状微粒,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制法:以植物树干、壳为原料,经炭化,精制而成。
用途:焙烤食品/粮食及谷物制品/乳制品/糖及糖渍食品/糖果/装饰和被膜飧用冰。
中文名称: 植物炭黑
英文名称: Vegetable carbon black
别名: 植物黑 Vegetable black;植物炭 Vegetable carbon;炭黑(植物来源) carbon black(Vegetable source)
质量要求:质量标准(FAO/WHO,1988)
含量(以无挥发性物质的干基计)/% ≥ 95.0
干燥失重(140℃)/% ≤ 12.0
灰分/% ≤ 4.0
*芳香烃及焦油产物试验 阴性
砷(以As计)/% ≤ 0.0003
铅/% ≤ 0.001
汞/% ≤ 0.0001
锌/% ≤ 未定
酸度和碱度 正常
植物炭黑用途用量:
黑色素、食用加工助剂、吸附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可用于糖果、饼干、糕点、米、面制品,*用量为5.0 g/kg。实际使用参考:生产甘草糖时,用含30%的植物在黑色素用量为4%制成黑色糖果;制巧克力饼干时,以本品和辣椒红调色,植物炭黑的添加量为面粉量的4%。
鉴定方法: 取本品3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10 mL5%稀盐酸,煮沸30s,在室温放冷,加100 mL碘溶液,急摇动30s,用致密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将随后的滤液50 mL与对照溶液(10 mL碘溶液加水稀释至50 mL,不用活性炭处理)对此,色泽应不比对照溶液深。
中新规定:植物炭黑的应用范围:冷冻饮品(03.04食用冰除外)、糖果、大米制品、小麦制品、糕点、饼干,*使用量是5.0g/KG。
(1) 绝大多数天然色素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
(2) 天然植物色素大多为花青素类、黄酮类、类胡萝卜类化合物,因此,食用天然色素不但 ,而且很多食用天然色素含有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或本身就是维生素或具有维生素性质的物质。如核黄素、番茄红素、玉米黄色素、β- 胡萝卜素等,尤其是β- 胡萝卜素, 已归类为营养强化剂,用于食品强化可防止人体维生素A 的缺乏症和干*等。还有一些天然色素具有一定的药理功能,对某些*有*
(3) 天然植物色素不但具有着色作用而且具有*、保健防病等功效。如芸香苷天然食用黄色素具有使人维持毛细管正常抵抗能力和*化等功能,在医学上一直作为*的辅助 和营养增补剂
(4) 天然色素的着色色调比较自然,更接近于天然物质的颜色。
(5) 大部分天然色素对光、热、氧、金属离子等很敏感,稳定性较差。
(6) 绝大多数天然色素染着力较差,染着不易均匀。
(7) 天然色素对pH 值变化十分敏感,色调会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如花青素在酸性时呈红色,中性时呈紫色,碱性时呈蓝色。
(8) 天然色素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就一种天然色素而言,应用时专用性较强,运用范围狭窄。
合成植物色素
19 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应用比较粗制的天然色素作为食用色素。1856 年,英国的Perkins 个合成苯胺紫[4] ,随后许多色素相继被合成,由于其具有色泽鲜艳,稳定性好,着色力强,适于调色,易于溶解,品质均一,无臭无味,价格便宜的优点,很快取代了食用天然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
但随着毒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合成色素主要以苯、甲苯、萘等为原料经化学合成,多属苯胺类色素,它不仅无任何营养价值,而且对人体健康有害。如在肉类腌制时 常用的亚硝酸钠,其毒性较强,在 学中称为剧药;有些合成色素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能产生有害物质,在合成过程中也可能被其它有害的化学物质污染。因此现在各国已允许用作色素的合成元素,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