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着色剂 |
执行标准 | 国标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来源 | 天然着色剂 |
主要着色成分 | 其他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含量 | 99% |
色素含量 | 99% |
胭脂红铝色淀生产厂家 胭脂红铝色淀价格 食品级胭脂红铝色淀
胭脂红铝色淀简介:
胭脂红铝色淀
Ponceau 4R Aluminium Lake
别名 CI食用红色7:1
编码 GB 08.002 C.I.(1975)16225:1
性状 红色微细粉末,无臭。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胭脂红色淀的耐光、耐热性稍优于胭脂红。
制法 将胭脂红水溶液加入氯化铝、硫酸铝水溶液和碳酸钠作用所形成的氧化铝水合物中,使之吸附形成胭脂红色淀。
鉴别方法
(1)取本品0.5g溶于5mL浓盐酸中,置于500mL容量瓶中,加入0.1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至刻度,摇匀,然后吸2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再用0.1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稀释至刻度,该溶液的*吸收波长应为508±2nm。
(2)将0.1g本品加入5mL盐酸(1+3),在水浴上加热约5min,时时摇动使之溶解,呈黄色澄清溶液,冷却,用氨水(1+2)中和,溶液渐渐变成红色胶状沉淀。
(3)将本品0.1g,加入100g/L氢氧化钠溶液5mL,在水浴上加热5min,摇动溶解,呈红色澄清溶液,冷却,用盐酸(1+3)中和至中性,形成红色胶状沉淀。
毒理学依据 参见胭脂红。
使用 着色剂。
1.使用注意事项 参见苋菜红色淀。
2.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同胭脂红。
胭脂红,又名食用赤色102号(日本)、食用红色7号、丽春红4R、大红、亮猩红,为水溶液偶氮类着色剂。化学名称为1-(4'-磺酸基-1'-萘偶氮)-2-萘酚-6,8-二磺酸三钠盐,是苋菜红的异构体。胭脂红(Ponceau4R)是目前我国使用 广泛、用量*的一种单偶氮类人工合成色素。近年来,有报道指出,胭脂红与欧盟标准禁用的苏丹红Ⅰ同属于偶氮类色素,偶氮化合物在体内可代谢生成致突变原前体———芳香胺类化合物。我国规定的适用范围和使用量均和苋菜红相同。
胭脂红为红色至深红色均匀颗粒或粉末,无臭。耐光性、耐酸性较好,耐热性强(105℃)、耐还原性差;耐 性较差。溶于水,水溶液呈红色;溶于甘油,微溶于酒精,不溶于油脂;*吸收波长508nm±2nm。对柠檬酸、酒石酸稳定;遇碱变为褐色。着色性能与苋菜红相似 。
胭脂红从外观上看是红色至深红色粉末,易溶于水、甘油,难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
可用于果汁饮料类、碳酸饮料、配置酒、糖果、糕点上彩妆、青梅、山楂制品、渍制小菜,*使用量0.05g/kg;用于红绿丝、染色樱桃罐头,*使用量0-10g/kg,用于豆奶饮料、红肠肠衣膨化食品、果冻,*使用量0.025g/kg;用于虾片、冰淇淋、雪糕、冰棍、超高温杀菌风味奶、风味酸奶,*用量0.05g/kg;用于糖果包衣,0.10g/kg;风味型配置奶粉,0.15g/kg。胭脂红是以煤焦油中的苯、甲苯、萘等化工产品为原料,经过较复杂的工艺合成的一种人工合成色素,具水溶性,鲜艳的黄光红色,可用于食品着色。和天然色素相比,胭脂红作为一种人工合成色素,具有色泽鲜艳,稳定性好,着色力强,适于调色,易于溶解,品质均一,无臭无味,价格便宜的优点。胭脂红作为食品色素可用于果汁饮料、配制酒、碳酸饮料、糖果、糕点、冰淇淋、酸奶等食品的着色,而不能用于肉干、肉脯制品、水产品等食品中,胭脂红食用色素用作食品、饮料、药品、饲料及化妆品着色剂。 用于涂料、油墨、塑料等行业及文教用品的着色。用作食品着色剂,我国规定可用于果汁(味)饮料类、碳酸饮料、配制酒、青梅、虾(味)片、浸渍小菜、红绿丝糖果、糕点上彩装和西瓜浆罐头中,*使用量0.1g/kg;在植物蛋白饮料、乳酸菌饮料中*使用量0.05g/kg;在冰淇淋中*使用量为0.02g/kg。用于食品,医药,日用化妆品的着色。
1.GB 2760—2001(g/kg):果汁(味)饮料类、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西瓜酱罐头、青梅、虾(味)片、渍制小菜、红绿丝、油炸豆类、糖果包衣、金橘、甘草橄榄、桃片、话李、芒果干、话杏、嘉应子,均0.1;膨化食品、寿桃色,0.02;冰激凌、雪糕、植物蛋白饮料、乳酸菌饮料、风味酸奶、果冻、冰棍、饼干夹心,0.05;香橙果珍干粉按稀释倍数计,不超过0.1;可可珠片(即食早餐谷类食品)0.08;固体饮料0.1(稀释后);膨化食品、油炸小食品,0.1(以柠檬黄计)。
注:同一色泽的色素如混合使用时,其用量不得超过单一色素允许量。固体饮料及高糖果汁或果味饮料色素加入量按该产品的稀释倍数加入。
可用作酒、水果浆、冷饮等饮料、糖果、糕点以及肉类、香肠等的着色剂,还可用在化妆品、瓷器染料。
胭脂红 - 食品添加
胭脂红是目前(截至2012年)中国允许添加的少数几种人工合成色素之一,2011年6月20日新实施的《食品安全国际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胭脂红及其铝色淀”允许在12大类30种食品中添加,胭脂红仅允许在红肠肠衣、豆奶饮料、虾片、糖果包衣和冰淇淋中使用,*使用量为0.025g/kg。不允许在维生素功能饮料中添加
食用红色色素。按日本规定可用于番茄调味酱、洋酒、糖果、草莓酱、饮料、冷饮、香肠、糕饼等。
胭脂色食用色素使用范围:可用于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红绿丝等食品的着色
胭脂色食用色素使用量:一般为0.025克/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