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外观 | 见包装 |
保质期 | 两年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主要营养成分 | 胡萝卜素 |
含量 | 99% |
胡萝卜素胡萝卜素食品级胡萝卜素价格报价胡萝卜素生产厂家
外观性状:红紫色至暗红色结晶性粉末,略有特异臭味。
溶解性:
熔点:176-184 °C (dec.)
闪点:103 °C
溶解度:hexane: 100 μg/mL, soluble
用途一:主要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品
用途二:食用橙色色素;营养强化剂。主要用于人造奶油、面条、糕点、饮料和保健食品等。
用途三:作营养强化剂和食品着色剂。我国规定可用于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用途四:作为饲料维生素营养强化剂和着色剂。
用途五:营养增补剂和色素。按我国*颁布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1993)”规定,可用于奶油及膨化食品,*使用量0.2g/kg。该品0.6μg的生理作用相当于1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A。现广泛用作黄色色素代替油溶性焦油系色素,如用于原为就含有胡萝卜素的奶油、干酪、蛋黄酱等,并广泛应用于其他食用油脂、人造奶油、起酥油、糕点、面包等。用于油性食品时,常溶解于棉籽油之类的食用油或悬浊制剂(含量30%)。经稀释后即便于使用,也可防止β-胡萝卜素氧化。一般添加α-生育酚、硬脂酰抗坏血酸酯、BHA等的抗氧化剂。用作色素添加量较少,如用于人造奶油为1.37mg/kg。在果汁中与维生素C合用,可提高稳定性。
用途六: 。饲料和食品添加剂。营养增补剂和色素。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040四萜结构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已作为抗氧化剂被广泛研究。它是由8个类单位组成,呈黄色、橙红色或红色的色素。类胡萝卜素可分成4个亚族:胡萝卜素,如α-、β-、γ-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胡萝卜醇,如叶黄素、玉质、虾青素;胡萝卜醇的酯类,如β-阿朴-胡萝卜酸酯;胡萝卜酸,如藏红素、胭脂树。所有的类胡萝卜素都可由番茄红素通过氧化、氢化脱氢、环化以及碳架重排降解衍生而来。当鸟类摄食含有此类化合物的食物时,往往会在其蛋黄中富集此类化合物,因此蛋黄色素主要是类胡萝卜素化合物。 [4]
类胡萝卜素也可以分为胡萝卜素(Carotene)和叶黄素(Xanthophy)两大类,其中叶黄素是氧化了的胡萝卜素,分子含有一个或多个氧原子,形成羟基、羰基、甲氧基或环氧化物,几种常见的类胡萝卜素分子结构式,包括番茄红素(Lycopene)、玉米黄素(Zeaxanthin)全反式β类胡萝卜素(AllTrans-Carotene)、花药黄素(Antheraxanthin)、α类胡萝卜素(α-Carotene)、堇菜黄质(Violaxanthin)、角黄素(Canthaxanthin)。人们的膳食当中含有50~60种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在人类血浆中也发现了22种以上的类胡萝卜素以及8种以上的代谢产物。其中,主要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包括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玉米黄素以及隐黄质等6种。不同类胡萝卜素化合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协同效果。利用类胡萝卜素之间的相乘效果开发一些新型类胡萝卜素健康或功能性食品,将是类胡萝卜素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4]
性质
类胡萝卜素是大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能溶于大部分有机试剂中,一般不溶于水。叶黄素类化合物由于含有羟基、羰基、甲氧基或环氧化结构而极性较强,故在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大,如丙酮、等。由于类胡萝卜素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类,故吸光性能强,在400~500nm内有强的吸收,能呈现出红、橙、黄色。类胡萝卜素遇氧、遇酸、强光照及高温下不稳定,易降解变化或异构化,在碱性条件下一般较稳定,碱性皂化处理是类胡萝卜素提取工艺中常用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