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着色剂 |
执行标准 | 国标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来源 | 天然着色剂 |
主要着色成分 | 其他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含量 | 99% |
色素含量 | 99% |
葡萄皮红葡萄皮红葡萄皮红生产厂家葡萄皮红批发价格葡萄皮红供应商报价
食品的色彩是食品感观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在制作食品时常使用一种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使用的食用色素有天然食用色素和合成食用色素两大类。在1850年英国人发明 种合成食用色素苯胺紫之前,人们都是用天然色素来着色。早在公元10世纪以前,古人就开始利用植物性天然色素给食品着色, 早使用色素的是大不列颠的阿利克撒人,当时他们用茜草植物色素做成玫瑰紫色糖果。以后,美洲的托尔铁克人与阿芒特克族人相继从雌性胭脂虫中提取胭脂虫红,用于食品着色。我国自古就有将红曲米酿酒、酱肉、制红肠等习惯。西南一带用黄饭花、江南一带用乌饭树叶捣汁染糯米饭食用。食品着色和改善食品色泽的食品添加剂。有天然和合成之分。天然食用色素是直接从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对人体一般来说是无害,如红曲、叶绿素、姜黄素、胡萝卜素、苋菜和糖色等,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工合成食用色素,是用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故又称煤焦油色素或苯胺色素,如合成苋菜红、胭脂红及柠檬黄等等。这些人工合成的色素因易诱发*、泻泄甚至*,对人体有害,故不能多用或尽量不用
性质:红至暗紫色液状、块状、粉末状或糊状物质,稍带特臭。溶于水、乙醇、丙二醇,不溶于油脂。色调随PH值而变化。酸性时呈红至紫红色,碱性时呈暗蓝色,铁离子存在下呈暗紫色
来源与制作方法:由制造葡萄汁或葡萄酒后的残渣,除去种籽,用水萃取果皮(萃取时加入二氧化硫),萃取液经精制、真空浓缩而得。粉末状制品用麦芽糊精、变性淀粉或胶体为载体。
用途与注意事项:天然食用色素。供水果饮料、碳酸饮料、酒*料、蛋糕、果酱等用。饮料、葡萄酒、果酱、液体产品用量为0.1%-0.3%。粉末食品中添加量0.05%-0.2%。冰激淋0.002%-0.2%。中国国标 GB2 760—90规定:配制酒、汽水、果汁,1.0g/kg;果酱、罐头,1.59/kg;糖果、糕点,2.0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