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着色剂 |
执行标准 | 国标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来源 | 天然着色剂 |
主要着色成分 | 红曲红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含量 | 99% |
色素含量 | 85% |
是否进口 | 否 |
作用用途
红曲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宋朝时期已将红曲应用于食品上。
红曲红作为一种色调自然鲜亮
红曲红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将该产品按所需用量直接用水或酒精溶解,然后加人配料中着色。用量可根据所需色调而定。若用50℃左右的热水先溶解,可缩短溶解时间。部分产品的用量(以液体培养品为准):肉制品,50~500mg/kg;冰淇淋,30~120mg/kg;酒类,15~150mg/kg 。
生产工艺
(1)由红曲米生产红曲红
红曲红可由红曲米提取而得或由红曲霉经液体发酵培养制得。
由红曲米生产红曲红的工艺流程: 红曲米→研碎→加乙醇→调pH→浸提→离心→干燥→成品
主要工艺条件:70%乙醇;pH调至8;浸提时间24h;可采用真空干燥,温度为45℃。
籼米或糯米煮熟后,在温度为40—50℃时,接入红曲种子,保持室温33℃左右,相对湿度80%左右,经3d培养米粒上出现白色菌丝时,进行翻曲降温,室内喷水,保持温度,并经常检查晶温,保持品温不超过40℃。到4—5d时,将曲装入干净麻袋中,浸在净水中5—10min,使其充分吸水,并使米粒中的菌丝破碎,待水沥干,重新放人曲盘中制曲。此时注意晶温不超过40℃及翻曲保温操作,米粒渐变红色,7—8d时品温开始下降,趋于成熟。整个周期约10d左右。
包装:牛皮纸袋或纸桶包装,每袋(桶)净含量为25KG。
运输:轻装轻卸以防包装破损,防日晒雨淋,不能与有毒,有害物同运。为非危险品。
储存:储存于阴凉,干燥,清洁,遮光的环境中,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以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