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着色剂 |
执行标准 | 国标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1*25 |
来源 | 天然着色剂 |
主要着色成分 | 胡萝卜素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含量 | 99% |
色素含量 | 99% |
中文别名:B-胡萝卜素;倍他胡萝卜素;beta-胡萝卜素;胡萝卜素
英文名称:beta-Carotene
CAS号:7235-40-7
EINECS号:230-636-6
分 子 式:C40H56
分 子 量:536.88
外观:黄色至橙黄色流动性液体乳液。
用途:主要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品。
一、【β-胡萝卜素】产品介绍:
●β-胡萝卜素品名:β-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英文:β-Carotene
●β-胡萝卜素CAS号:有
●β-胡萝卜素分子式:C40H56
●β-胡萝卜素颜色和性质:β—胡萝卜素为紫红或暗红色的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β—胡萝卜素微溶于乙醇和乙醚,易溶于氯仿苯和油。
二、【β-胡萝卜素】作用:
β—胡萝卜素是类胡萝卜素之一,也是橘黄色脂溶性化合物,它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存在也是最稳定的天然色素。
三、【β-胡萝卜素】具体用途:
β—胡萝卜素作为一种食用油溶性色素,其本身的颜色因浓度的差异,可涵盖由红色至黄色的所有色系,因此受到食品业相当热烈的欢迎。其非常适合油性产品及蛋白质性产品的开发,如:人造奶油、鱼浆炼制品、素食产品、速食面的调色等。而经过微胶囊处理的β—胡萝卜素,可转化为水溶性色素,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可应用。另外,β—胡萝卜素在饲料、化妆品等方面有重要用途。
四、【β-胡萝卜素】包装和贮存条件:
1、本品整包装一般为25KG/袋或25KG纸板桶。
2、本品应密封避光,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中文名称:β-胡萝卜素(食用橙色5号)英文名称:β-Carotine,natural法定编号:CAS[7235-40-7]分子式:C40H56
分子量:536.88
是易于流动的橙红色微粒粉末。呈藻类提取物的特有气味。受光、热、空气影响后色泽变淡。溶于*、正己烷、石油醚、微溶于乙醇、乙醚、食用油、几不溶于水。
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摄入人体消化器官后,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它可以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改善*、*的状况,有助于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不宜与醋等酸性物质同时服用。
β-胡萝卜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绿色和黄色蔬菜,水果中的天然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由4个异戊二烯双键首尾相连而成,属四萜类化合物,在分子的两端各有1个β-紫萝酮环,中心断裂可产生2个维生素A分子,有多个双键且双键之间共轭。分子具有长的共轭双键生色团,因而具有光吸收的性质,使其显黄色。β-胡萝卜素主要有全反式,9-顺式,13-顺式及15-顺式4种形式。β-胡萝卜素有20余种异构体,不溶于水,微溶于植物油,在脂肪族和芳香族的烃中有中等溶解性,易溶于氯仿,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在光照和加热时发生氧化反应。
β-胡萝卜素可通过化学合成、植物提取和微生物发酵3种方法生产,根据生产方式不同分为化学合成β-胡萝卜素和天然β-胡萝卜素两大类,目前大多数是化学品,由于天然β-胡萝卜素具有很好的抗染色体畸变,*作用以及较强的生理活性,天然β-胡萝卜素的价格是化学品的2倍。
β-胡萝卜素有维生素A源之称,是一种重要的人体生理功能活性物质。近年来,有关β-胡萝卜素对人体作用的研究异常活跃。大量研究证实,β-胡萝卜素的许多生物功能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其在抗氧化、*、和保护*方面的生理作用已被越来越多地证实并应用于*的*。从前人工合成的β-胡萝卜素多应用在食品,化妆品和保健品等领域中。但由于β-胡萝卜素的脂溶性质,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有些研究通过皂化和乳化的方法增强β-胡萝卜素的水溶性,但这一方式时间长,对β-胡萝卜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成本也较高。天然β-胡萝卜素的提取,目前多采用的方法中存在的有机溶剂,有毒溶剂的残留问题一直限制着提取产物的使用,带来较多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而关于水溶性的β-胡萝卜素的提取也有相关的研究报导,但β-胡萝卜素水溶性较差,通常在提取时还要借助酶的作用,所以成本高,应用性差。与常规提取方式比较,超声提取方法具有简便,提取率高,操作时间短等特点。因此,把超声提取法作为醇溶性β-胡萝卜素提取的一种新途径,在这个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β-胡萝卜素的应用
β—胡萝卜素作为一种食用油溶性色素,其本身的颜色因浓度的差异,可涵盖由红色至黄色的所有色系,因此受到食品业相当热烈的欢迎。其非常适合油性产品及蛋白质性产品的开发,如:人造奶油、胶囊、鱼浆炼制品、素食产品、速食面的调色等。而经过微胶囊处理的β—胡萝卜素,可转化为水溶性色素,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可应用。另外,β—胡萝卜素在饲料、化妆品等方面有重要用途。
使用范围
(1)面包、蛋糕、面条类、通心面、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改善口感和风味。用量0.05%。
(2)水产糜状制品、罐头食品、紫菜干等,强化组织,保持新鲜味,增强味感
(3)调味酱、番茄沙司、蛋黄酱、果酱、*奶油、酱油,增稠剂及稳定剂。
(4)果汁、酒类等,分散剂。
(5)冰淇淋、卡拉蜜尔糖,改善味感及稳定性。
(6)冷冻食品、水产加工品,表面胶冻剂(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