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 CAS | 见包装 |
| 型号 | 食品级 |
| 包装规格 | 25*1 |
| 外观 | 见包装 |
| 保质期 | 两年 |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 主要营养成分 | L-缬氨酸 |
| 含量 | 99% |
有效物质含量: 99
主要用途: 氨基酸
品牌: 成都万象
产品英文名称: a-Amino-b-methylbutyricacid
CAS编号: 72-18-4
别名: L-2-氨基-3-甲基丁酸
分子式: C5H11NO2
EINECS编号: 见包装
型号: 食品级
主要营养成分: L-缬氨酸
外观: 见包装
l-缬氨酸
包装规格:25KG全纸板桶
性状:白色单斜晶系或晶体性粉末,用乙醇水溶液重结晶者为无色板状或鳞状结晶。无臭,有特殊苦味。熔点315。5水溶液的PH值为5.5-7.0。对热、光及空气稳定,易溶于
用途:营养增补剂。米制糕点中加缬氨酸(1g/kg),产品有芝麻香,用于面包亦能改善风味。
缬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化学名称为2-氨基-3-甲基丁酸,属于支链氨基酸,也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生糖氨基酸。
缬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这意味着身体本身不能生产,通过膳食来源获得补充。它的天然食物来源包括谷物、奶制品、香菇、蘑菇、花生、大豆蛋白和肉类。另外在一些放线菌素(如缬酶素)中也存在D-缬氨酸。
缬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化学名称为2-氨基-3-甲基丁酸,属于支链氨基酸,也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生糖氨基酸。
缬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这意味着身体本身不能生产,通过膳食来源获得补充。它的天然食物来源包括谷物、奶制品、香菇、蘑菇、花生、大豆蛋白和肉类。另外在一些放线菌素(如缬霉素)中也存在D-缬氨酸。
缬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化学名称为2-氨基-3-甲基丁酸,属于支链氨基酸,也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生糖氨基酸。
缬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这意味着身体本身不能生产,通过膳食来源获得补充。它的天然食物来源包括谷物、奶制品、香菇、蘑菇、花生、大豆蛋白和肉类。另外在一些放线菌素(如缬霉素)中也存在D-缬氨酸。
【方法一】
方法一、化学合成
以异丁醛为原料, 与氨及氢氰酸发生斯特克(Styecker)反应, 生成α氨基异*, 然后水解得DL-缬氨酸, 再经拆分得L-缬氨酸。
方法二、发酵法
葡萄糖、尿素、无机盐[产生氨酸微球菌或产氨短杆菌等]→[发酵] L-缬氨酸
【方法二】
合成法 方法很多。一种是由异丁醛与氨生成氨基异丁醇,再与氰化氢合成氨基异,然后水解而成。一种是由异丁醛与氰化氢合成羟基异*,再与氨作用生成氨基异后水解而成。也可由异丁醛与*和氯化铵直接合成氨基异*,再水解而成。上述三种方法的得率为36%~40%。也可由异丁醛与*和碳酸铵合成己内酰脲,再经水解而得。这种方法的得率约49%。
合成法所得为外消旋体,须经外消旋拆开。旋光拆开的方法很多,如用酰基-DL-氨基酸的酶进行水解,再利用游离氨基酸与酰化体的溶解度差进行分离。
发酵法 菌种为产谷氨酸微球菌(Micrococcus glutamicus.Paracolabacterum coliforme),产氨短杆菌(Brevibacterum ammoniagene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气气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等培养基,生成缬氨酸(1~1.5g/100m1)皆为L-型,无需旋光拆开。
【方法三】
以乙酰-DL-缬氨酸为原料,在弱碱性条件下用酰化酶处理精制而得。
【方法四】
用异丁醛作原料,有多种方法可合成外消旋体缬氨酸。例如异丁醛与氨生成氨基异丁醇,再与氰化氢合成氨基异*,然后水解得到缬氨酸,外消旋本的拆分也有多种方法,例如用酰基-DL-氨基酸的酶进行水解,再利用游离氨基酸与酰化体的溶解度差进行分离。发酵法生产的缬氨酸皆为L-型,无需旋光拆分。发酵法的菌种为产谷氨酸微球菌,产氨短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气杆菌。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等培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