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外观 | 见包装 |
保质期 | 两年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主要营养成分 | 维生素B2 |
含量 | 99% |
特性:橙黄色结晶性粉末;微臭,味微苦,遇光线易破坏(尤其水溶液)。遇碱或加热时,也易分解,遇还原剂引起变质而退色,故应遮光,密封保存。
用途:维生素B2是生物体内某些氧化还原酶类辅基的重要组成成分,可参与氧化过程中氢的传递作用。
质量标准:CP2000
作用:促进红细胞形成,抗体制造,*作用及生长必须的.*眼睛疲劳,预防*。辅助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与维生素A合用时,B2可以维持和*。帮助身体组织如皮肤,指甲,头发利用氧气,去除*,及协助铁及维生素B6的吸收。
如果摄取过多,可能引起搔痒、*、灼热感、刺痛等。 假如正在服用*药,如氨甲喋呤(methotrexate)的话,则过量的B2会减低这些*剂的效用。服后尿呈黄绿色。
维生素Bl、B2及烟酸,早已经能用人工合成,这些是价格低廉的维生素。*是维生素B2最丰富的自然来源,其次是酵母粉,而这些食物在日常饮食中并不常见,因此最实际的来源是牛奶。叶菜类中也含有这种维生素,但必须煮熟之后才能为人体所吸收;生菜沙拉中维生素B2的利用率甚低。
许多专家都认为,美国人最缺乏的就是维生素B2。亨利,柏斯克博士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兵工厂的工人们,发现有60%都有缺乏维生素B2的征兆。就我个人的经验,一个人每天喝不到一夸脱牛奶时,几乎都会出现这些*。
缺乏维生素B2时所发生的*很容易看出来,在*研究中,受试者最普遍的*是舌头呈红色或紫色,原因是污浊的血液淤积在味蕾中。早期先是嘴唇发生变化,下唇先受到影响,出现垂直或细小的皱纹,不久便会消失,嘴唇会出现褶皱,并且呈现粗糙、龟裂、脱皮等情形。你可以从镜子里很清楚地看到这些*。 ,
营养增补剂;着色剂。核黄素的需要量同硫胺素一样,取决于多种因素,如高温、食物成分等。低温与高温时需要量都比较高。食物中硫胺素不足,则核黄素的需要量提高。可用于谷类及其制品、饮液、乳饮料、婴幼儿食品,食盐,固体饮料,配制酒,营养性固体饮料,胶基糖果,含乳固体饮料,豆奶粉、豆粉,即食早餐谷类食品,果冻,可可粉及其他口味营养型固体饮料,孕产妇配方奶粉,儿童配方奶粉,方便面粉包,孕产妇配方粉。
限量
1.GB14480-94:谷类及其制品、饮料、乳及乳饮料、饮液3~5mg/kg;婴幼儿食品4~8mg/kg;食盐100~150mg/kg。
2.GB 2760-2002(mg/kg):配制酒1~2;营养性固体饮料10~17;即食早餐谷类食品7.5~17.5;果冻1.0~7.0;可可粉及其他口味营养型固体饮料10~22(相应营养型乳饮料按稀释倍数降低使用量);固体饮料10~13,用于营养强化盐(仅限于核黄素严重缺乏地区);胶基糖果16~33;含乳固体饮料9~16.5;豆奶粉、豆粉,6~15;豆浆、豆奶,1~3。
3.FAO/WHO(1988):合成品限用作色素。
4.FAO/WHO(1984):盐腌黄瓜,300mg/kg(单用或与其他色素合用);肉、汤、羹,200mg/kg(即食品);冷饮50mg/kg(最终产品,色素总量300mg/kg);加工干酪等按GMP。
5.FDA,§73.450,2000:作为色素以GMP为限。
GB14880-2012(营养强化剂)mg/KG
1.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8-14;调制乳粉(仅限孕产妇用乳粉)4-22.
2.豆粉、豆浆粉6-15;豆浆1-3;含乳饮料1-2;固体饮料9-22.
3.胶基糖果16-33;西式糕点3.3-7.0;饼干3.3-7.0
4.大米及其制品;小麦粉及其制品;杂粮粉及其制品3-5
1物化性质
水溶性维生素,但微溶于水,在27.5℃下,溶解度为12mg/100mL。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容易溶解,在强酸溶液中稳定。耐热、耐氧化。光照及紫外照射引起不可逆的
2生理功能
主要是与维生素B2分子中异咯嗪上1,5位N存在的活泼共轭双键有关,既可作氢供体,又可作氢递体。在人体内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黄素单核苷酸(FMN)两种形式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起到递氢的作用,是机体中一些重要的氧化还原酶的辅基,如:琥珀酸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及NADH脱氢酶等。
主要参与的生化反应有呼吸链能量产生,氨基酸、脂类氧化,嘌呤碱转化为尿酸,芳香族化合物的羟化,蛋白质与某些激素的合成,铁的转运、储存及动员,参与叶酸、吡多醛、尼克酸的代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