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万象宏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菜单 Close 公司首页 公司介绍 公司动态 产品展厅 证书荣誉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在线招聘
PRODUCT CENTER 产品展厅
赤藓糖醇 食品级 食品添加剂 直销价格 大量现货
起订量 (公斤)价格
1-2523 /公斤
≥2522 /公斤
  • 品牌:成都万象宏润
  • 产地:中国 四川成都
  • 发布日期: 2020-01-07
  • 更新日期: 2025-07-08
产品详请
主要用途 甜味剂
执行标准 国标
CAS 见包装
型号 食品级
包装规格 25*1
有效物质含量 99%
含量 99%

【性状】:白色、无臭,热稳定结晶。微甜。有强清凉感。甜度约为蔗糖的60%~80%。发热量低,甜味接近蔗糖、有凉爽感,没有苦涩味、化学味或金属味道。约为蔗糖的十分之一。吸湿性低,溶于水(37%,25℃),因溶解度较低(与蔗糖相比),易结晶,适于需蔗糖口感的食品,如巧克力和餐桌糖等。不被酶所降解,只能渗透肾(易被小肠吸收)从血液中排至尿中排出(占90%以上),不参与糖代谢和*变化,故宜于**食用。在*中不致发酵,可避免*。熔点121℃,沸点329-331℃。对酸、碱稳定。

白色结晶,微甜,相对甜度0.65。有清凉感。发热量低,约为蔗糖发热量的十分之一。溶于水(37%,25℃),因溶解度较低(与蔗糖相比),易结晶,适于需蔗糖口感的食品,如巧克力和餐桌糖等。不被酶所降解,只能透过肾(易被小肠吸收)从血液中排至尿中排出,不参与糖代谢和*变化,故宜于**食用。在*中不致发酵,可避免*。不*。熔点126℃,沸点329~331℃。

 赤藓糖醇,白色结晶,微甜,相对甜度0.65,有清凉感,发热量低,约为蔗糖发热量的十分之一。溶于水(37%,25℃)。因溶解度较低,易结晶。用于有机合成和生化研究。由小麦、玉米等淀粉经安全、适当的食用级嗜高渗酵母如丛梗孢酵母(Moniliella pllinis)、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或类丝孢酵母(Tricho sporonoides megachilensis)在高浓度下(>450g/L)进行酶解发酵后,发酵醪液经加热杀菌并过滤然后经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和超滤纯化,结晶、洗涤并干燥而得。一般得率约50%。 

赤藓糖醇是一种新型"零"热值*生物糖,是所有多元糖醇甜味剂中能量*的一种,食用安全性较好,非常适合***人群*人及**食用。零热量 赤藓糖醇的热量值为零(零热量的定义是基于最近的FDA的科学研究)。赤藓糖醇在人体内无法被转化为 能量或者脂肪,所以在"低热量"或"零热量"食品的生产中 使用赤藓糖醇,很容易实现降低25%甚至更多的热量摄入。适合于*人 多项对*人所作的*研究证 实,赤藓糖醇不会引起人体*值和*水平的升高,同 时证明赤藓糖醇可以在食品生产中,尤其适用于在*人用食品中取代蔗糖。不致* 蔗糖可以导致*是因为口腔中的细菌利用 蔗糖产酸,从而腐蚀牙齿表面的珐琅质产生*。和其他糖醇一样,赤藓糖醇不会被口腔中的细菌利用,从而不会导致 *。目前,糖醇(包括赤藓糖醇)有助口腔卫生的功效已被 FDA所认可,FDA还批准,使用糖醇(包括赤藓糖醇)作甜味 剂的食品可以标注"不致*"字样。

高耐受量 赤藓糖醇结构比较简单,易被小肠吸收。欧 洲和日本的多项*研究证实,90%以上的赤藓糖醇被小肠吸收,并在24小时内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剩余5%的赤藓糖 醇到达大肠,经过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或被代谢产生二氧 化碳,所以食用赤藓糖醇不易发生*等副作用。最近的一 项*实验证实,按照成人每天1g/ kg体重的数量摄入,赤 藓糖醇的耐受量要优于蔗糖。

赤藓糖醇会导致*吗?

赤藓糖醇是一种低热量甜味剂,具有热值低、结晶性好、口感好、无致龋性、对*人安全等特点,食用后*不升高、口感清凉是其独特点。 

赤藓糖醇是一种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的新型发酵型低热量甜味剂,1999年6月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批准赤藓糖醇作为食用甜味剂,且无需规定ADI值。目前,赤藓糖醇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墨西哥等国已用于食品生产。2007年6月19日我国*公告批准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应用于口香糖、固体饮料、调制乳等食品中。 

赤藓糖醇的生物学特性 :

1 低能量值 

赤藓糖醇分子能量值为1.67kJ/g,而木糖醇11.7 kJ/g,异麦芽酮糖醇8.36KJ/g,蔗糖16.72 kJ/g,故其热量值仅为蔗糖10%左右。同时由于赤藓糖醇分子小,被动扩散容易被小肠吸收,80%的赤藓糖醇可以进入*,被人体吸收后的赤藓糖醇分子不能被机体内的酶系统分解,不为机体提供热量,不参与糖代谢引起*变化,只能透过*从血液滤出,随尿液从人体排出。实验表明,一次性摄人赤藓糖醇25g,3h内有40%从尿液中排出,大约在24h内,有80%从尿液中排出,尿液总排出量达90%以上,没有被小肠摄入的20%赤藓糖醇进入大肠后,*细菌发酵成不饱和脂肪酸被机体利用的不到50%。因此被摄人赤藓糖醇中只有5%~10%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赤藓糖醇的实际能量值仅为0.84KJ/g,是所有多元糖醇甜昧剂中能量*的一种,也被称为"零"热值配料。 

甜 味剂;保湿剂;香味增强剂;组织改进剂;成型助剂。可用于饮料、糖果、糕点。低热量甜味剂;高甜度甜味剂的稀释剂。可用于巧克力、焙烤制品、餐桌糖、软饮 料、果糖、固体饮料等;尤适于忌潮食品的生产。因溶解度较低(与蔗糖相比),易结晶,适于需蔗糖口感的食品,如巧克力和餐桌糖等。

不被酶所降解,只能透过肾(易被小肠吸收)从血液中排至尿中排出(占90%以上),不参与唐代谢和*变化,故宜于**食用。在*中不致发酵,可避免*。不会导致*。

【限量】:GB 2760-2011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食用大量赤藓糖醇是否会导致*?

2 高耐受性,* 

赤藓糖醇的生物耐受性好,安全无毒,动物和*实验中不会导致*的山梨糖醇*单次剂量是0.24g/kg体重,而赤藓糖醇为0.80 g/kg体重,是木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和乳糖醇的2~3倍,甘露醇的3~4倍,与其他多元糖醇相比,赤藓糖醇在人体内的*耐受量为50g/d。 这是因为绝大部分赤藓糖醇能被小肠吸收,避免了高浓度碳水化合物不吸收引起的*内高渗现象,防止*出现,也避免了不吸收物质在*细菌发酵中产生大量 挥发性物质使*气的副作用。实验还表明,赤藓糖醇无致畸毒性,不影响生殖和发育,不引起染色体变异,不致*,也不刺激*。 

3 抗*性 

赤藓糖醇不被人口腔中变形链球菌利用,变形链球菌属于产酸细菌,它与食物成分中的碳水化合物作用时产生酸性物质,特别是含蔗糖丰富食物,细菌利用这些糖类可加速繁殖,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葡萄糖在口腔中8h,口腔pH值会降至5)。酸性物质与牙釉质发生反应,使牙表面脱钙、软化,出现了牙洞,引起*,但由于赤藓糖醇不被这类微生物分解为酸性物质,同时还对口腔病原细菌有*,因此能起到护齿作用,具有抗*性。

赤藓糖醇的特性:

理化特性

   赤藓糖醇为1,2,3,4- 丁四醇,分子式为C4H10O4,分子量122.12,熔点126℃,沸点329—331℃,外观为白色粉状结晶,能溶于水,水溶液为无色不黏稠的液体。微甜,相对蔗糖甜度为70%—80%,有清凉感,发热量低,仅为蔗糖发热量的1/10,易结晶。其化学性质类似于其他多元醇,不含有还原性醛基,对热和酸稳定(适用pH2—12),与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等糖醇相比较,分子质量较低,溶液渗透压高。

  甜昧纯正。赤藓糖醇与蔗糖的甜昧特性十分接近,爽净且无后苦味。与其他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甜蜜素、三氯蔗糖等混合使用不仅具有*,还有协同增量、降低成本等优势。

  稳定性高。赤藓糖醇在热、酸、碱条件下稳定,适用的酸碱范围为pH2—12,符合一般食品对酸碱的要求,由于不含羰基,所以在与氨基酸共存的情况下无美拉德反应发生。试验表明,赤藓糖醇在160℃高温条件下不会出现分解及热变色,避免高温加工过程食品出现的焦化。

  低吸湿性,结晶性好。赤藓糖醇吸湿性低,结晶性好,易粉碎制得粉状产品,其吸湿性在糖醇及蔗糖等甜味剂中是最小的。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90%的环境中,放置5 d 后的吸湿增重,麦芽糖约为17%,蔗糖约为10%,而赤藓糖醇仅为2%左右。

  熔*高。赤藓糖醇溶*为-97.4J/g,由于溶*较大,溶于水时会吸收较多的能量,有很强的制冷作用。试验表明,将10g赤藓糖醇溶解于90g水中,温度下降约4.8℃,用它添加生产的固体食品和糖果在食用时具有口感清凉的特点。

   水分活度低,渗透压高。由于赤藓糖醇分子小,分子质量仅约为蔗糖的1/3,能大大地降低水分活度。25℃、36%的水溶液,水分活度为0.91;而赤藓糖醇渗透压高,20℃、15%的水溶液渗透压为461.5KPa,是蔗糖的3.2倍,山梨醇的1.8倍,赤藓糖醇的这一特性有利于提高食品的防腐能力,延长食品的货价期。

 生理特性

  代 谢独特,低热值。赤藓糖醇为丁四醇,比起六碳醇麦芽糖醇、山梨醇,五碳醇木糖醇的分子量均小,在小肠中易于吸收,大部分能进入血液中循环,仅有少量直接进 入大肠中作为碳源发酵。但由于人体缺乏代谢赤藓糖醇的酶系,进入血液中的赤藓糖醇不能被消化降解,只能透过肾从尿液中排出体外,这一独特的代谢特征,决定 了赤藓糖醇低热值的特性。根据日本厚生省的糖类热量评价法(平成3年卫新第71号)测定的结果,赤藓糖醇的热量值为0kJ/g,美国FDA认定赤藓糖醇热量值为0.2kcal/g,比目前在无糖产品中应用较广的木糖醇热量(2.4kcal/g)低近12倍。

    高耐受量,副作用小。由于赤藓糖醇独特的代谢性,使得进入人体的赤藓糖醇80%会迅速被小肠吸收,剩余的进入大肠,又很难被细菌发酵,因此不会造成不吸收物质可能带来的*及*气等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毒理学资料显示,赤藓糖醇的女性*耐受量为每天0.66g/kg体重,男性*耐受量为0.8g/kg,这是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所有糖醇中耐受量*的,解决了其他糖醇生产的食品不能大量食用的问题。

    对*人的适应性。由于人体缺乏代谢赤藓糖醇的酶系,进入机体的赤藓糖醇大部分由尿液排出,其代谢途径与*无关或很少依赖*,所以对糖代谢没有影响。食用含赤藓糖醇的食品对**等糖限量的特殊消费群体是安全的。据Geoffrey Livesey(英国)的报道,赤藓糖醇的*指数和*指数分别为0和2,相比木糖醇的*指数和*指数13和11要低很多。因此,赤藓糖醇对*的影响要比木糖醇小得多,几乎不对*有任何影响。

    非致*特性。口腔中的微生物,特别是突变链球菌(Strepto coccus mutans)不能利用和发酵赤藓糖醇,所以不会引起口腔牙表面pH值下降产生牙斑,导致*。赤藓糖醇的*机理可能与木糖醇相似,但比木糖醇有一定的应用优势。Gholam Reza Ghezelbash等研究了赤藓糖醇和木糖醇对口腔链球菌生长的影响。其中,在含量为4%的赤藓糖醇的条件下,突变链球菌(Strepto coccus mutans)的生长降低了71%,其他两种链球菌生长也分别降低了76%和77%,抑菌效果较木糖醇明显。

赤藓糖醇的应用:

食品领域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WHO / FAO)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会(JECFA)于1999年6月批准赤藓糖醇可作为食用甜味剂,无需规定ADI(每日容许摄入量)值;美国食品及医药管理局(FDA)于1997年批准了公认安全物(GRAS)认证;我国在GB2760-2011中 规定,赤藓糖醇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赤藓糖醇的特殊营养、功能特性及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特别是在食品工业中作为低热量 甜味剂和高甜度甜味剂的稀释剂。赤藓糖醇在部分替代蔗糖添加入食品后,使食品的热值大大降低,同时还可改善产品风味、组织及贮存稳定性。通过与阿斯巴甜、 安赛蜜强力甜味剂混合使用,可以赋予食品类似砂糖的风味,还能起到增量的作用。

  糖 果、巧克力类食品。在糖果、巧克力类食品中,赤藓糖醇往往作为低热量甜味剂和高甜度甜味剂的稀释剂替代部分蔗糖。其实,除了甜度与蔗糖相似这一特性外,其 他特性也使赤藓糖醇在不同类型糖果、巧克力生产中发挥巨大作用。高溶*特性可制成有清凉感的糖果;易结晶而不吸湿的特性,便于各种糖果的忌湿贮存;稳定 性好,可以防止—般食品加工中出现褐变或分解现象,特别是硬糖生产时的高温熬煮下的褐变。赤藓糖醇的应用,解决了巧克力制造中大部分功能性甜味剂的吸湿性高造成的巧克力起霜现象。和其他甜味料并用制成的巧克力在食感、风味、口感等方面更优于蔗糖制品,而热稳定性的特点应用在80℃以上的环境中制造巧克力,能大大缩短加工时间,有益改善巧克力产品风味。

    焙烤类食品。在 烘焙制品中,赤藓糖醇可用于曲奇饼干及糕点中,除了降低热量外,还能改善烘焙稳定性,延长货架期。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持水性,因此可使面团更紧实,使最终制 品柔软、色泽浅淡,且有着不同的口溶性。卡夫在其奥利奥产品添加了赤藓糖醇,在降低热量的同时也让饼干具有了清凉的口感,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饮料类。赤 藓糖醇对饮料主要感官特征的影响体现在提高甜度、厚重感和滑润感,降低苦涩感,掩饰异味,改善饮料的整体风味,如赤藓糖醇应用于茶饮料中可以明显减少其后 苦味;利用赤藓糖醇溶解时吸热大的特点制成清凉性固体饮料;利用赤藓糖醇生产新型的低热量饮料中,添加赤藓糖醇的果汁饮料,可降低热量75%—80%;稳定特性可以应用在需要巴氏、高温短时和超高温等杀菌工艺的饮料中。赤藓糖醇促进溶液中乙醇分子与水分子结合,可降低酒类饮料中酒精的异味和感官刺激,有益于改善蒸馏酒和葡萄酒的质量。可口可乐以及百事可乐均推出了以赤藓糖醇和甜菊糖进行复配的零热值饮料Vitaminwater和lifewater,主要就是利用赤藓糖醇的热量值以及口感纯正等优良特性。

  保健类食品。由于赤藓糖醇特殊的生理代谢机理,具有不易被酶降解,不参与糖代谢,不导致*变化的特点,有“零”热值甜味剂之称,因而可用于开发*、葡萄糖不适症、*等人群的功能食品或饮料。赤藓糖醇的抗*性,不能被突变链球菌等病原菌利用,故由赤藓糖醇制成的糖果、儿童牙膏和口香糖对保护儿童的口腔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医药、保健品领域

用量用于饮料、糖果、糕点,*使用量3%。

藓糖醇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味甜,易结晶,有清凉感,相对甜度为0.7 左右,发热量低,生物耐受性好。

赤藓糖醇的特性

1甜度特性:赤藓糖醇甜度是蔗糖甜度的70%~80%,甜味纯正,无后苦味。

2溶*特性:溶于水时会吸收较多的热量,溶*-42.6cal/g食用时有清凉感

3吸湿性:赤藓糖醇结晶性好,在相对湿度90%以上的环境中也不吸湿。

4耐热耐酸性:赤藓糖醇对热和酸十分稳定,在一般食品加工条件下,几乎不会出现褐变活分解现象,能耐硬糖生产时的高温熬煮而不褐变。

5水分活度低的特性:赤藓糖醇分子小,能大大地降低水分活度,提高食品的防腐能力。

赤藓糖醇生产方法

生产方法一: 从海藻、苔藓及某些草类中可提取得到赤藓醇。人工合成可由丁烯二醇与过氧化氢反应。其中丁烯二醇是由乙炔和甲醛先制成2-丁炔-1,4-二醇,然后将其水溶液与雷尼镍混合并加入阻化剂氨水,在0.5MPa左右通氢氢化得到的。
生产方法二: 由小麦、玉米等淀粉经安全、适当的食用级嗜高渗酵母如丛梗孢酵母(Moniliella pllinis)、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或类丝孢酵母(Tricho sporonoides megachilensis)在高浓度下(>450g/L)进行酶解发酵后,发酵醪液经加热杀菌并过滤然后经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和超滤纯化,结晶、洗涤并干燥而得。一般得率约50%。
生产方法三: 淀粉乳经酶解成葡萄糖后,由嗜高渗酵母在高浓度下发酵后浓缩、结晶、分离、干燥而得。

赤藓糖醇储运特性

存储条件:?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