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斯巴甜
英文名称:. Aspartame
中文名称:阿斯巴甜
化学名称:N-L-a-天冬氨酰基-L-苯丙氨酸-1-甲脂
分子式:C14H18N2O5
特性: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强烈甜味。其稀释溶液的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甜味与蔗糖十分相似,并有清凉感无苦味和金属味,0.8%水溶液的PH值为
4.5-6.0,长时间加热或高温可致破坏。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而失去甜味,低温时和pH值3-5时较稳定。水中溶解度约为1%,乙醇中为0.26mg/100ml。
用途: 广泛应用于碳酸饮料、带果肉饮料、果酱、果味粉、速溶咖啡、冷冻奶制品、胶冻软糖、口香糖、蜜饯、色拉调味剂的制作。阿斯巴甜也可制成粒、片、粉或汁剂,作为蔗糖的替代品直接加到日常甜食中,尤其适宜于*、*病等忌糖*服用。
质量标准:USP ,FCC
项目: 标准:
外观 白色晶体或结晶粉
含量(以干基计): 98-102%
比旋光[a]20D +14.5-+16.5
干燥失重(105℃ 4hr): ≤4.5%
硫酸盐灰分 ≤0.2%
PH: 4.5-6.0
砷(以As计) ≤3ppm
*(以Pb计): ≤10ppm
灼烧残渣 ≤0.2%
其他相关物 ≤2.0%
5-苄基-3.6-二氧-2-哌嗪乙酸 ≤1.5%
阿 斯巴甜,英文:Aspartame分子式:C14H18N2O5分子量:294.31,别名:阿司帕坦、阿斯巴坦,又称甜味素、蛋白糖、天冬甜母、天冬甜 精、天苯糖等。国外商品名称:Nutrasweet、Equal Tablets ,化学名称:L天冬氨酞-L-苯丙氨酸甲酯,分子式:C14H18N2O5
用途:非营养型甜味剂,增香剂。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强烈甜味;其甜味与砂糖十分近似,并有清凉感,无苦味或金属味。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而失去甜味。
我国于1986年批准在食品中应用,常用于乳制品、糖果、巧克力、胶姆糖、餐桌甜味剂、保健食品、腌渍物和冷饮制品等。
限量:各类食品(罐头食品除外),均以GMP为限。甜食0.3%;胶母糖1.0%;饮料0.1%;早餐谷物0.5%
在食品方面,达盛安赛蜜的稳定性好、口味适应,是生产软饮料的*甜味剂,此外还可用于烘烤产品、糕点、固体饮料、糖果、果酱、口香糖、速溶咖啡、乳制品、果子冻、布丁及餐桌甜味剂等。
在医药方面,用于糖浆制剂、糖衣片、苦药掩蔽剂等。
在化妆品方面,可用口红、唇膏、牙膏和漱口液等。
(1)安全性高,被联合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列为GRAS级(一般公认为安全的),为所有代糖中对人体安全研究最为彻底的产品,至今已有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的6000多种产品中19年的成功使用经验。
(2)甜味纯正,具有和蔗糖极其近似的清爽甜味,无苦涩后味和金属味,是迄今开发成功的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应用中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所以在食品和饮料中使用阿斯巴甜替代糖,可显著降低热量并不会造成*。
(3)与蔗糖或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有协同效应,如加2%~3%于糖精中,可明显掩盖糖精的不良口感。
(4)与香精混合,具有*的增效性,尤其是对酸性的柑桔、柠檬、柚等,能使香味持久、减少芳香剂用量。
(5)蛋白质成分,可被人体自然吸收分解。
阿斯巴甜甜味高和热量低,主要添加于饮料、维他命含片或口香糖代替糖的使用。许多**、*人士都以阿斯巴甜做为糖的代用品。
功用:阿斯巴甜能增进水果的风味降低咖啡的苦味.能有效地降低热量,而且不会造成牙齿龋坏, 具有与蛋白质相类似的代谢作用. 阿斯巴甜具有风味好、甜度高、热值低、安全可靠等特点。
除了可单独在食品中使用,还可以与其它甜味剂混合复配,从而达到更加满意的效果。另外,维多安赛蜜与维多阿斯巴甜以1∶1的比例复配时会有显著的协同增效效果,其甜度会立即增至蔗糖(3%浓度)的300倍。
中文别名:
英文名称:Aspartame; A0997; UNII-Z0H242BBR1; 3-Amino-N-(alpha-carboxyphenethyl)succinamic acid N-methyl ester, stereoisomer; SBB006713; Tox21_302965;
CAS No.: 22839-47-0 EINECS号: 245-261-3 分子式: C14H18N2O5
熔点: 248-250℃ 沸点: 535.8 °C at 760 mmHg 折射率: 14.5 ° (C=4, 15mol/L Formic Acid)
密度: 1.28 水溶性: 18.2 g/L Inchi: InChI=1S/C14H18N2O5/...
危险类别码: 危险品运输编号: 安全说明: S24/25
海关编码: 2924299090 包装等级: 危险类别:
储存温度: 2-8°C 使用限量: GB 2760—2001:各类食品(罐头食品除外),均以GMP为限。
FAO/WHO(1984):甜食0.3%,胶姆糖1.0%;饮料0.1%,早餐谷物0.5%,以及配制用于*、*、*、**的低糖类、低热量保健食品,用量视需要而定。亦可作风味增强剂。 含量分析: 准确称取试样约300mg,移入一150ml烧杯,溶于96%甲酸1.5ml中,再加冰乙酸60ml。加结晶紫试液(TS-74),用0.1 mol/L高氯酸立即滴定至绿色终点。同时进行空白滴定并作必要校正。每mI。0.1mol/L高氯酸相当于C14H18N2O529.43mg。
毒性:
用途:可作为非营养型甜味剂。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汽水、乳饮料、醋、咖啡饮料、咖喱中的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与蔗糖或其他甜味剂合用。配制用于*、*、*、**的低糖类、低热量保健食品,用量视需要而定。亦可作风味增强剂。
查看化工字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