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外观 | 见包装 |
保质期 | 两年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主要营养成分 | 谷氨酸 |
含量 | 99% |
L-谷氨酸
中文产品名称:L-谷氨酸
英文产品名称:L-Glutamic acid;Glutamic acid;L-2-Aminopentanedioic acid
化学分子式:C5H9NO4
化学名称:
特征与用途:无色或者白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味、无臭,有特殊滋味和酸味。加热至160℃时熔融并析出水分子,224-225℃分解。水溶液呈酸性,饱和水溶液的PH值约3.2。难溶于水(0.72mg/100ml,20℃;6.66g/100ml,80℃)。是动植物氮平衡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氨基酸。增味剂(主要用于肉类、汤类和家禽等);代盐剂;营养增补剂。亦可用作虾、蟹等水产罐头中生产磷酸铵镁结晶的防止剂,用谅.3%-1.6%。
质量标准:FCC,1997
项目
质检标准
含量(以干基计)
98.5%-101.5%
灼烧残渣
≤0.3%
*(Pb计)
≤0.002%
铅
≤10mg/kg
干燥失重
≤0.1%
旋光度[α]20D(以干基计)
31.5°- +32.5°
功用:增味剂(主要用于肉类、汤类和家禽等);代盐剂;营养增补剂。亦可用作虾、蟹等水产罐头中生产磷酸铵镁结晶的防止剂,用谅.3%-1.6%。
推荐使用量及注意事项:
1.FDA/WHO(1984):用于方便食品的肉类和汤类,10g/kg。
2.FEMA(mg/kg):饮料、焙烤制品、肉、肉香肠、肉汤、乳及乳制品、调味料、谷类制品,均400mg/kg .
3.FDA,§ 172.320(1994):作为营养增补剂,限量12.4%(以食品中总蛋白质的重量计)
4.ADI不作特殊规定(FDA/WHO,1994)
5.GRAS(FDA,§ 182.1045,1994)
包装与运输:
包装:本品采用双层包装:内层用食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外用纸板箱包装。每箱净含量为25kg,还可根据用户需要包装。
运输:应轻装轻卸。防止日晒、雨淋,不能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本品为非危险品,可按一般化学品运输。
贮存:应贮存在干燥清洁避光的环境中,严禁与有毒物质混放,以免污染。保质期为两年
1.可以采用蛋白质水解法和合成法生产谷氨酸,但发酵法是生产谷氨酸的主要方法。发酵生产谷氨酸的碳源是薯类、玉米、木薯淀粉、椰子树淀粉等淀粉的水解糖或糖蜜,也可以是乙酸、液态石蜡(C16石蜡*)及其他石油化工产品,碳源用以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的碳架和能源的营养物质。氮源是*、尿素等,氮是构成菌体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等的主要元素,氮也是构成发酵产品谷氨酸氨基的主要组成元素。其他辅助原料为无机盐类,维生素等,例如微生物需要适宜的磷浓度,镁是刺激菌体生长的无机激活剂,钾盐促进产酸,玉米浆提供生物素和有机氮源。此外还包括各种促进剂和添加剂。生产菌是短杆菌(Brevibacterium)、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is)等。于大型发酵罐中,通气搅拌发酵,温度30-34℃,pH>7-8,经30-40h发酵后,除去细菌,将发酵液中谷氨酸提取出来,精制后即为成品,上述流程中采用等电点法提取,也可采用离子交换法、盐酸盐法、直接浓缩法(以乙酸为原料时)等。发酵法生产的产品为左旋谷氨酸,含量大于98%。每吨谷氨酸消耗淀粉(80%)4000kg,菌种25kg。合成法的优点是不消耗粮食,但生产过程需要高压(约20MPa)、高温(120℃以上),采用有毒原料,设备投资比发酵法高出一倍,得到的消旋谷氨酸还要进拆分,生产工艺复杂。按生产1t 99%的谷氨酸钠(味精)计算,合成法消耗丙烯腈640kg,年产量在5000t以上时,生产成本与发酸法接近。
2.发酵法
3.化学合成法
4.本品主要用发酵法生产。以糖蜜或淀粉为原料,用谷氨酸棒杆菌或小球菌或节杆菌作菌种,以尿素为氮源,在30~32℃下进行发酵,发酵完毕,将发酵液分离出菌体后,用盐酸调节ph值至3.0时,作等电点提取,经分离得谷氨酸结晶,母液中的谷氨酸再经732离子交换树脂提取,经结晶、烘干,得成品。
5. 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