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外观 | 见包装 |
保质期 | 两年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主要营养成分 | 酪氨酸 |
含量 | 99% |
主要用途
1.生化研究。测定氨基酸中氮的标准。制备组织培养基。用米隆反应(蛋白质呈色反应)进行比色定量分析。2.氨基酸输液及氨基酸复合制剂的原料,作营养增补剂。*。亦用于制造二碘酪氨酸、二溴酪氨酸及L-多巴的原料
存储方法
本品应密封避光保存。
酶法
酶法也称为微生物转化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细胞内酪氨酸酚裂解酶(tyrosine phenol-lyase,TPL,EC 4.1.99.2)将苯酚、丙酮酸和氨或者苯酚、L-丝氨酸转化为 L-酪氨酸。目前研究较多的、具有较高酶活的 TPL 主要来自于微生物草生欧文氏菌(Erwinia herbicola) 、中间柠檬酸菌( Citrobacter intermedius) 、弗氏柠檬酸菌( Citrobacter freundii) 以及嗜热菌( Symbiobacterium toebii) 等。Genex 公司的 Lee 和 Hsiao于 1986 年最早利用产气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aerogenes)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和 Erwinia herbicola ATCC 21434 酪氨酸酚裂解酶,将以甘氨酸为底物合成 L-丝氨酸的反应和以 L-丝氨酸为底物合成 L-酪氨酸的反应相偶联。在 500mL 反应体系中加入 0.32%苯酚、0.25 M 甘氨酸、0.5 mM 5-磷酸吡哆醛、0.056Mβ-巯基乙醇、1.7mM 四氢叶酸。在 pH 为 7.0、37℃条件下以 37%甲醛启动反应,16 h 后可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