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甜味剂 |
执行标准 | 国标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含量 | 99% |
肪的积聚。若用麦芽糖醇替代砂糖制造如冰淇淋、蛋糕 、巧克力 之类的高脂肪食品,由于不会刺激*分泌,因此可以期望减少体内脂肪的过度积聚。
难消化性:麦芽糖醇在人体内几乎完全不能为唾液、*、小肠膜酶等分解,除肠内细菌 可利用一部分外,其余均无法消化而排出体外。
摄人体内的麦芽糖醇中,约10%在小肠分解吸收后作为能源利用;余下的90%在大肠内的细菌作用下分解为短链脂肪酸 ,其余一部分在大肠吸收后作为能源利用。因而将麦芽糖醇在小肠内的吸收量加上大肠内短链脂肪酸的吸收量,可以计算出麦芽糖醇的热量 值约为2Keal/g。
生产工艺
麦芽糖 醇是由麦芽糖经氢化还原制成的双糖 醇。工业上其生产工艺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将淀粉水解 制成高麦芽糖浆,第二部分是将制得的麦芽糖浆加氢还原制成麦芽糖醇。
麦芽糖醇
整个工艺流程:淀粉 一调浆(浓度10%~20%,pH6.0~6.4)一液化(100℃,DE10~12)一糖化(45~50℃,pH5.8~6.0)一压滤一脱色(pH4.5~5.0,80℃,30rain,20~25转/分)一压滤一离子交换(流速700kg/h,40cI=左右)一真空浓缩(0.086~0.092Mpa,50~53~C)一高麦芽糖浆一备料(浓度12%~15%)一调pH(7.5~8.0)一进料反应(温度120~C~130~C,压力8Mpa)一过滤脱色一离子交换一蒸发浓缩一成品。
糖浆制备
(1)调浆:先将一定量的水加入调浆罐中,开动搅拌器,逐渐加入淀粉,将淀粉调成浓度为10%~20%的淀粉乳,调粉时充分搅拌,防止结团。待淀粉完全调匀后,加入0.1%左右的纯碱
麦芽糖醇
,将pH调至6.0~6.4,为提高淀粉酶的活力,加入0.2%~0.5%(对淀粉而言)的氯化钙,搅拌均匀。
(2)液化:该工序对提高麦芽糖的产率很关键,应严格操作。将调好的淀粉 乳打入贮罐,d一淀粉酶 的加入量按5U/g淀粉计,IO0~C液化至DE值1O~12。同时立即升温100℃以上,保持5min,进行高温灭酶。经过高温处理后的淀粉液化液,分散性好,不易发生凝沉,利于糖化操作。
(3)糖化:将液化冷却至45~50℃,调节pH至5.8~6.0,加异淀粉酶20U/g淀粉和鲜麸皮,13一淀粉酶10U/g淀粉,糖化3O~40h,得到含80%~95%麦芽糖,5%~15%麦芽三糖的糖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