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甜味剂 |
执行标准 | 国标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含量 | 99% |
在这个庞大市场中分一杯羹,甚至*中原。这归功于一场赢得干净漂亮的跨国官司:在刚刚结案的美国三氯蔗糖“337调查”案中,4家中国制造企业取得完胜。
甜味剂对世界的食品有重要的影响,从1900年产量的8百万吨到1970年的7千万吨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希望甜味剂的能力尽可能低甚至为零,口感好,价格比较合适。五、六十年代以前的近一个世纪,食品工业中所使用的甜味剂多半是蔗糖和来自石油化工的糖精。五、六十年代以后,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国相继出现了甜蜜素、二肽甜味剂、甜蛋白、乙酰磺胺酸钾及阿力甜等甜味剂 。
添加标准
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批准使用的甜味剂,列于下表 。
中国法定食品甜味剂及其使用卫生标准
性能对比
由于不同的甜味剂相对甜度、味感、稳定性、热量、价格和使用限制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食品工业的实际应用中也需要引起注意,常用甜味剂的性能对比如下:
常用甜味剂性能对比
发展趋势
营养甜味剂是指某甜味剂与蔗糖甜度相同时,其热值在蔗糖热值的2%以上。非营养型甜味剂是指热值低于蔗糖热值的2%。
天然非营养型甜味剂日益受到重视,是甜味剂的发展趋势,WHO指出,**已达到5千万以上,美国人中有四分之一以上要求低热量食物。在蔗糖替代品中,美国主要使用阿斯巴甜,达90%以上,日本以甜菊糖苷为主,欧洲人对AK糖(安赛蜜)比较感兴趣。这三种非营养型甜味剂在中国均可使用。
从市场需求和对甜味剂的研究来看,甜味剂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
高甜度甜味剂
高甜度甜味剂具有甜度高、热量低、不易发生*、安全性高等优点,并且此类甜味剂多为非糖类物质,在代谢过程中不受*控制,不会引起*和*升高,适合*、**作为甜味替代品。
功能性甜味剂
功能性甜味剂(现阶段主要以低聚糖为主)不仅具有低热量、稳定性高、安全无毒等特性,还有促进益生菌繁殖,*。现以确认的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不易被人体吸收,提供的热量很低或根本没有,可供*人、**和**食用。
2、活化*内双歧杆菌并促其生长。功能性低聚糖是*内有益菌的增殖因子,其中最明显的增殖对象是双歧杆菌。人体试验证明,某些功能性低聚糖,如异麦芽低聚糖,摄入人体后到大肠被双歧杆菌及某些乳酸菌利用,而*有害的产气荚膜杆菌和梭菌等腐败菌却不能利用,这是因为双歧杆菌细胞表面具有寡糖的受体,而许多寡糖是有效的双歧因子。
3、不会引起*,利于保持口腔卫生。
4、具有膳食纤维的部分生理功能,如*胆固醇和预防*等。
注意事项
合格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没有坏处,但是,长期过量摄入亦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
同时,很多标明“低糖”、“无糖”、“低热量”的甜味食品并不是真的无糖,其中所使用的甜味剂虽然热量很低,甚至无热量,但是大多数会*,反而使热量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