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甜味剂 |
执行标准 | 国标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含量 | 99% |
组织于1978年规定其通用名称(安赛蜜)。
安赛蜜的生产工艺不复杂、价格便宜、性能优于阿斯巴甜,被认为是*前途的甜味剂之一。经过长达15年的实验和检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欧共体等权威机构得出的结论是 :“安赛蜜对人体和动物安全、无害”。当前,全球已有90多个国家正式批准安赛蜜用于食品、饮料、口腔卫生/化妆品(可用于口红、唇膏、牙膏和漱口液等)及药剂(用于糖浆制剂、糖衣片、苦药掩蔽剂等)等领域中。我国*于1992年5月正式批准安赛蜜用于食品、饮料领域,但不得超标使用(详见国标GB2760-2011)。
稳定性:本品稳定性良好,室温散装条件下放置多年无分解现象,水溶液(pH3.0-3.5,20℃)放置大约两年时间其甜度没有降低。虽然其在40℃条件下放置数月有分解,但是其稳定性在升温过程中是好的。灭菌和巴氏消毒不影响其味道。
甜味剂对世界的食品有重要的影响,从1900年产量的8百万吨到1970年的7千万吨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希望甜味剂的能力尽可能低甚至为零,口感好,价格比较合适。五、六十年代以前的近一个世纪,食品工业中所使用的甜味剂多半是蔗糖和来自石油化工的糖精。五、六十年代以后,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国相继出现了甜蜜素、二肽甜味剂、甜蛋白、乙酰磺胺酸钾及阿力甜等甜味剂 。
添加标准
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批准使用的甜味剂,列于下表 。
中国法定食品甜味剂及其使用卫生标准
性能对比
由于不同的甜味剂相对甜度、味感、稳定性、热量、价格和使用限制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食品工业的实际应用中也需要引起注意,常用甜味剂的性能对比如下:
常用甜味剂性能对比
发展趋势
营养甜味剂是指某甜味剂与蔗糖甜度相同时,其热值在蔗糖热值的2%以上。非营养型甜味剂是指热值低于蔗糖热值的2%。
天然非营养型甜味剂日益受到重视,是甜味剂的发展趋势,WHO指出,**已达到5千万以上,美国人中有四分之一以上要求低热量食物。在蔗糖替代品中,美国主要使用阿斯巴甜,达90%以上,日本以甜菊糖苷为主,欧洲人对AK糖(安赛蜜)比较感兴趣。这三种非营养型甜味剂在中国均可使用。
从市场需求和对甜味剂的研究来看,甜味剂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
高甜度甜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