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外观 | 白色结晶 |
保质期 | 两年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主要营养成分 | 儿茶素 |
含量 | 99% |
中文名 儿茶素
英文名 catechin,Cianidanol
别 称 儿茶精,儿茶酸,茶单宁
化学式 C15H14O6(·H2O)
分子量 290.27
CAS登录号 7295-85-4
EINECS登录号 230-731-2
熔 点 93-96℃(含水);175-177℃(不含水)
水溶性 溶于水和乙醇
外 观 晶体
应 用 抗氧化剂,*,控制*,*
儿茶素,英文名为Catechin,又名儿茶酸、儿茶精(Caredhieacid),系从茶叶等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类酚类活性物质。儿茶素相对分子质量为290.28;为白色针状结晶(水-醋酸),熔点212~216 C,溶于热水、乙醇、冰醋酸、丙酮,微溶于冷水和乙醚,几乎不溶于苯、氯仿及石袖醚。
物理性质
外观:白色至黄色粉末或无规则晶体
气味:无特殊气味
可溶性:微溶于冷水、乙醚,可溶于热水、乙醇、冰醋酸和丙酮,不溶于苯、氯仿和石油醚。
溶解性:溶于甲醇。
提取来源:茶叶
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从水/醋酸中得含结晶水的针状结晶。熔点93-96℃;而不含结晶水的结晶熔点175-177℃。旋光度+16°-+18.4°。其外消旋体也呈针状结晶,熔点212-216℃。儿茶精的顺式立体异构体表儿茶精(epicatechin)也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熔点242℃,旋光度[α]D-68°(乙醇中)。
产品用途
控制*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等主办的中国控制中*科学大会已召开,立顿茶叶研究所同时报告了其研究成果:绿茶中的儿茶素对人体*以及脂肪分布,特别是内脏脂肪的减少有着明显的作用。
饮用绿茶,可降低*和*风险,主要是因为绿茶中含有丰富的类黄酮物质,特别是儿茶素类。已经有大量的*实验证明,儿茶素具有细胞*。儿茶素是一类具有高活性的类黄酮的总称,在绿茶中含量较高。联合利华针对绿茶中高含量儿茶素功效进行的两个*实验中发现,在不改变饮食和身体活动的前提下,轻度超重的中国健康男性与女性连续90天饮用高儿茶素含量绿茶后,体重、腰围和内脏脂肪都显著减少,绿茶中的儿茶素可能对人体脂肪分布,特别是腹部脂肪分布产生特定的有益影响,它对控制中*具有一定的效果。
工业
它为还原性多元酚类物质,在水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常用作抗氧化剂。还可用于染料和鞣革工业。
*
儿茶素是茶叶的重要成分,具有*、*。右旋儿茶精还有*。
其他
*:儿茶素是天然的油脂抗氧化剂,抗氧化活性甚至比维他命E还。并且可以清除人体产生的自由基,以保护细胞膜。
*:因为有*的功用,所以可以*。
预防*:因为茶叶中含有氟,所以可以使牙齿对酸的侵蚀具有较强的*。除此之外,也有*实验指出,儿茶素类可以明显地减少牙菌斑以及减缓*。
改变*微生物的分布:儿茶素类可以抑制人体致病菌(如肉毒杆菌),同时又不伤害有益菌(如乳酸菌)的繁衍,所以有整肠的功能。
*作用:可以抑制引起人类*的病菌,并且对*。
除臭:儿茶素可以除去甲硫醇的臭味,所以可以去除抽烟者的*,并且减轻猪、鸡以及人排泄物的臭味(因为儿茶素可以抵抗人体*内产生恶臭的细菌)。
其它:还有一些研究显示儿茶素还具有抑制*(可降低舒张压与收缩压)及*(抑制醣分解酵素)、降低血中胆固醇及*(LDL),并增加*(HDL)的量(日本用来做*蛋)、*以及紫外线(美国已做成预防紫外线的化妆品)、*(在微生物已获得证实,但还没有人体试验的报告)等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