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甜味剂 |
执行标准 | 国标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含量 | 99% |
化学性质 白色结晶,微甜,相对甜度0.65,有清凉感,发热量低,约为蔗糖发热量的十分之一。熔点126℃,沸点329~331℃。溶于水(37%,25℃)。因溶解度较低,易结晶。
用途:
1.低热量甜味剂;高甜度甜味剂的稀释剂。可用于巧克力、焙烤制品、糖果、餐桌糖、软饮料等,最大使用量3%。
2.甜味剂;保湿剂;香味增强剂;组织改进剂;成型助剂。
3.用于有机合成和生化研究。Tas1r3基因的等位基因变换影响了蔗糖醇的味觉反应。是T1R3受体配体。
生产方法 由小麦、玉米等淀粉经安全、适当的食用级嗜高渗酵母如丛梗孢酵母(Moniliella pllinis)、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或类丝孢酵母(Tricho sporonoides megachilensis)在高浓度下(>450g/L)进行酶解发酵后,发酵醪液经加热杀菌并过滤然后经离子交换树脂、活性炭和超滤纯化,结晶、洗涤并干燥而得。一般得率约50%。
从海藻、苔藓及某些草类中可提取得到赤藓醇。人工合成可由丁烯二醇与过氧化氢反应。其中丁烯二醇是由乙炔和甲醛先制成2-丁炔-1,4-二醇,然后将其水溶液与雷尼镍混合并加入阻化剂氨水,在0.5MPa左右通氢氢化得到的。
赤藓醇具有高的耐受性,是糖醇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品种。所以一般糖醇一次性摄人限于209以下。如分散分批食用,每天最多509。其主要原因是糖醇进人大肠的**和*现象。所以糖醇可以作为便秘*的*。而赤藓醇大部分被小肠吸收,进人大很少,且有半数被排泄
赤藓糖醇化学名为丁四醇,在固体食品或可溶的固体饮料表面涂以内消旋的赤藓糖醇,可以防潮。易受潮的食品材料用本法在空气中可长期保存,而不改变其风味。例如:将柠檬香糖果在熔融的内消旋赤藓糖醇溶液中于120℃浸渍后,取出,在30℃和相对湿度79%环境中放置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