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抗氧化剂 |
执行标准 | 国标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含量 | 99% |
异VC钠产品用途:
用作食品抗氧化剂、防腐助色剂
异VC钠产品说明:
性状:异抗坏血酸钠为白色至黄白色晶体颗粒或晶体粉末,无臭,微有咸味,熔点200℃以上分解,在干燥状态下暴露在空气中相当稳定。但在异VC钠水溶液中,当有空气、金属、热、光时,则发生氧化,它易溶于水55g/100ml,几乎不溶于乙醇,2%水溶液的PH值为6.5-8.0。
抗氧化性能:异抗坏血酸钠的抗氧化能力远远超过维生素C钠,无强化维生素C的作用,但不会阻碍人体对抗坏血酸的吸收和运用。人体撮取异抗坏血酸钠,在体内可转变成维生素C。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980)将本品列为一般公认安全物质。
异抗坏血酸钠的生理作用,在抗坏血方面的作用只有抗坏血酸的约1/20,但在*,*,肝糖原生成,色素排泄,*等方面的作用,大致与抗坏血酸相同。
异抗坏血酸钠主要用于食品业,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广泛用于肉食品、鱼食品、啤酒、水果汁、果汁晶、水果和蔬菜罐头、糕点、乳制品、果酱、葡萄酒、咸菜,油脂等。对肉制品的用量为0.5~1.0/kg。对冷冻鱼类,在冷冻前用0.1%-0.8%的水溶液浸渍。对果汁等饮料的使用量为0.01%~0.03%。苹果调味酱罐头,0.15g/Kg(单用或与抗坏血酸合用量)午餐肉,熟肉末,熟猪前腿肉,熟火腿,0.5g/kg(单用与抗坏血酸及其钠盐合用量,以抗坏血酸计),桃子、苹果酱:2g/kg水果罐头0.75-1.5g/l,天然果汁0.08-0.11g/l.啤酒0.03g/l。(FAO/WHO(1977))。
本品以大米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或大产品
D-异VC钠抗坏血酸 又名异CV 一维生素C钠 是一种新型食物抗氧化剂,保鲜剂,*食品饮料中的变色,异味和混浊等不良现象,广泛用于,肉制品,鱼类,蔬菜,水果,酒类,饮料及罐头视频的保鲜.
D- 异抗坏血酸钠(d-sodium erythorbate)又名赤藻糖酸钠,是一种新型生物型食品抗氧、防腐保鲜助色剂。能防止腌制品中*- 亚硝胺的形成,根除食品饮料的变色、异味和混浊等不良现象。广泛用于肉类、鱼类、蔬菜、水果、酒类、饮料及罐头食品的防腐保鲜助色。主要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获得产品。按国家GB8273 - 87 标准生产 。用量和具体适用范围按2760执行
D- 异抗坏血酸钠(d-sodium erythorbate)又名赤藻糖酸钠,是一种新型生物型食品抗氧、防腐保鲜助色剂。能防止腌制品中*- 亚硝胺的形成,根除食品饮料的变色、异味和混浊等不良现象。按国家GB8273 - 87 标准生产 。用量和具体适用范围按2760执行。
D -异抗坏血酸钠为白色至黄白色晶体颗粒或晶体粉末,无嗅、无味,溶点200℃以上分解;在干燥状态下暴露在空气中相当稳定。但在水溶液中与空气、金属、热、光则发生氧化,易溶与水,常温下溶解度为16g/100ml,几乎不溶于乙醇,1%水溶液的PH值为6.5-8.0。
D-异抗坏血酸钠为食品行业中重要的抗氧保鲜剂,可保持食品的色泽,自然风味,延长保质期,且*,在食品行业中,主要用于肉制品,水果,蔬菜,罐头,果酱,啤酒,汽水,果茶,果汁,葡萄酒等。
异VC钠又名赤藓糖酸钠,是维生素C的一种旋光异构体。早在几十年前,人们就发现异VC钠是一种性能极优良的抗氧化剂和防腐保鲜剂。其安全性好,对人体*,适用于各种食品中作为绿色环保型添加剂。异VC钠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葡萄糖液,再经发酵而成异VC钠。异VC钠与VC一样对人体*,其*优点是无酸味,这点与VC不一样。适用于各种食品中作为良好的抗氧化防腐保鲜剂,对保持食品的色泽风味,延长贮存期有明显效果,并可抑制*亚硝胺的形成。
在肉类(如香肠、火腿肠、火腿、腊肉、熏肉等)、水产品、蔬菜(各种酱菜类)的腌制过程中添加异VC钠,可以代替硝酸盐发色。还可防止亚硝酸胺类*的产生, 并且可以改善食用制品的外观、色泽、风味、抑制各种细菌的生长。
在水果、蔬菜保鲜方面,由于异VC钠可以*,又可以抑制果蔬本身的氧化酶类的活性,故它能防止果蔬褐变现象的发生。它在水果、蔬菜保藏,特别是罐装食品、调味品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对水果罐头的外观色泽和风味质地改善都有很大的作用。在果汁、果酱中加入该品后也可以保持其原有的色泽风味,并且可以防止VC被破坏,如蕃茄酱、草莓、猕猴桃汁等使用效果都很好。
性状:白 色至浅黄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有酸味。易分解,露置日光下色渐变深。闪点99℃ 。熔点187-192℃。受光照则逐渐变褐,干燥状态下在空气中相当稳定,但在空气存在下于溶液中则迅速变质,pH值3.4-4.5时较稳定。本品1g溶 于约5ml水和30ml乙醇。0.5%水溶液PH=3,5%时pH=2。不溶于氯仿、*、非挥发性油脂和苯。呈强还原性,有抑制多酚氧化酶作用,故添加 于啤酒、果汁等食品中可用作抗氧化剂。
面粉中添加维生素c能增加面团吸水率和形成时间,降低面团弱化度,增加面团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和拉伸比值,降低面团延伸性;其最适添加范围为(120-160)×10 ̄6. 专业只用面粉改良剂用的维生素C,目数100目。有现货。
用途:营 养增补剂;抗氧化剂;护色剂;面粉处理剂。可用于果泥,饮液及其乳饮料,水果罐头,夹心硬糖,婴幼儿食品,高铁谷类及其制品,乳粉,胶基糖果,豆奶粉、豆 粉,果冻,硬糖,碳酸饮料、果汁(味)型饮料,乳酸,孕产妇配方奶粉,学龄前儿童配方粉。啤酒,发酵面制品,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豆奶饮料、糖 果。**、*、*、*等。能*。
D-异抗坏血酸钠为食品行业中重要的抗氧保鲜剂,可保持食品的色泽,自然风味,延长保质期,且*,在食品行业中,主要用于肉制品,水果,蔬菜,罐头,果酱,啤酒,汽水,果茶,果汁,葡萄酒等。
用途:抗氧化剂;护色剂。防腐保鲜剂。可用于可广泛用于预制肉制品、啤酒、蔬菜罐头、水果罐头、果汁饮料、茶饮料果酱、冷冻鱼、糖果用香精,半固体复合调味剂,甜汁或者甜酱等多种食品生产中,发挥其护色、抗氧化等功能。在肉制品中:作为发色助剂,保持色泽,防止亚硝酸类形成,改善口味,切口不易退色。腌制咸菜:保持色泽,改善口味。冷冻鱼虾:保持色泽,防止鱼表面氧化产生腐臭味。啤酒及葡萄酒:在发酵后加入,防止异味和混浊,保持色香味,防止二次发酵;果汁及酱类:在装平时加入,保持天然维生素c,防止退色,保持原有风味;水果储存:喷雾或配合柠檬酸使用,保持色泽风味,延长储存期;罐头制品:在装罐前加入到汤汁,保持色香味。用于面包中,可保持面包的色泽,自然风味和延长保质期,且*。
D-异抗坏血酸钠为食品行业中重要的抗氧保鲜剂,可保持食品的色泽,自然风味,延长保质期,且目前尚未发现任何*。广泛用于肉食品、鱼食品、啤酒、水果汁、果汁晶、水果和蔬菜罐头、糕点、乳制品、果酱、葡萄酒、咸菜,油脂等。
【使用方法】
对肉制品的用量为0.5~0.8/kg。对冷冻鱼类,在冷冻前用0.1%-0.6%的水溶液浸渍。对果汁等饮料的使用量为0.01%~0.025%。苹果调味酱罐头,0.15g/Kg(单用或与抗坏血酸合用量)午餐肉,熟肉末,熟猪前腿肉,熟火腿,0.5g/kg(单用与抗坏血酸及其钠盐合用量,以抗坏血酸计),桃子、苹果酱:2g/kg水果罐头0.75-1.5g/l,天然果汁0.08-0.11g/l.啤酒0.03g/l。
在食品中应用参考表
生产方法一: 以荧光假单胞菌Kl005或球状节杆菌K1022发酵D-葡萄糖产生2-酮基-D-葡萄糖酸(或钙盐),再经酯化、转化和精制而成。发酵培养基组成(%):葡萄糖18,酵母膏0.3,K2HPO4·3H2O 0.05,KH2PO40.05,MgSO4·7H2O0.025,CaC034.5;发酵温度控制在30~35℃,发酵周期30h,发酵转化率79.9%。发酵液加硫酸、活性炭以酸化和脱色,再用板框压滤得清液,收率96.6%;净化的发酵液经减压浓缩,加甲醇、硫酸回流酯化5h,冷冻结晶,离心甩滤得甲酯,酯化收率82.1%。甲酯用甲醇、碱性甲醇溶液在回流条件下进行转化,冷冻结晶,干燥得D-异抗坏血酸钠粗品,转化收率87.3%;将其溶解在热水中再加活性炭脱色,并保温压滤,清液经冷冻结晶、离心甩滤、洗涤、真空干燥得成品,母液回收,精制收率88.0%。
生产方法二: 由D-葡萄糖经球状节杆菌或荧光假单孢菌发酵成2-酮基-D-葡糖钙,用硫酸、草酸进行酸化后,压滤除去草酸钙和硫酸钙,浓缩,加甲醇和少量硫酸进行酯化,得固体甲酯体,再以甲醇为溶剂,用碱性甲醇进行转化后,分离、精制而成。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鉴别试验】 溶解性 易溶于水;极难溶于乙醇,按OT-42方法测定。取2.0%试样液2ml,加水2ml、碳酸氢钠0.1g和硫酸亚铁约0.02g。振摇后静置。应呈深紫色,而当加入稀硫酸试液(TS-241)5ml后,呈色消失。将试样的灼烧残渣用水溶解,用稀乙酸试液(TS-2)酸化,必要时过滤,加乙酸双氧铀锌试液(TS-253),应产生黄色结晶性沉淀。试样的水溶液能使2,6一二氯靛酚试液(TS-84)褪色。
【含量分析】 取预经于真空干燥器(硫酸)中干燥24h后的试样0.400g,溶于由脱二氧化碳水100ml和稀硫酸试液(TS-241)25ml组成的混合液中。加淀粉试液(TS-235)数滴,立即用0.1mol/L碘液滴定。每mL0.1mol/L碘液相当于异抗坏血酸钠(C6H7O6Na?H2O)10.807mg。
【毒性】 ADI不作特殊规定(FAO/WHO,2001)。LD50}15.3g/kg(小鼠,口服)。
【使用限量】 GB 2760-2001(g/kg):啤酒0.04;葡萄酒、果蔬汁饮料类,0.15;肉制品0.50;果蔬罐头、肉类罐头、果酱、冷冻鱼,1.0(均以抗坏血酸计)。FAO/WHO(1984):午餐肉、熟猪前腿肉、熟洋火腿、熟肉末,500mg/kg(单用或与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及其盐类合用量,以抗坏血酸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