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外观 | 见包装 |
保质期 | 两年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主要营养成分 | L-半胱氨酸 |
含量 | 99% |
酸盐酸盐为原料,碱中和精制而得
由头发(或动物毛、羽)用盐酸加热6~8h,进行水解,经减压蒸馏馏出盐酸,加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用氨中和后得L-胱氨酸粗结晶,再用氨水液溶解并中和,经重结晶后,再用盐酸溶解并进行电解还原,然后浓缩、冷却、结晶、干燥而得。
1.锡粒还原法将胱氨酸溶于稀盐酸中,过滤,滤液加入锡粒升温回流2h。将还原液用水稀释,移去剩余锡粒,通入硫化氢使饱和,过滤,滤渣用少量水洗,将洗、滤液合并,减压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L-半胱氨酸盐酸盐。2.电解还原法将蒸馏水、盐酸、胱氨酸加入电解槽搅拌溶解,维持在50℃以下电解至终点。将所得电解液通硫化氢数小时,过滤。滤液加活性炭脱色,过滤后减压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L-半胱氨酸盐酸盐。
半胱氨酸可用三种方法制取方法:1,提取法:是将毛发(或羽毛粉)加工成胱氨酸后,溶在盐酸中,然后电解或用锡与盐酸还原而制得L-半胱氨酸盐酸盐。2,合成法:目前工业上应用的有β-氯丙氨酸法、α-溴丙烯酸甲酯法与Degussa法。以α-氯丙烯酸甲酯和硫脲为原料,先合成DL-2-氨基噻唑啉-4-羧酸,然后在嗜噻唑假单胞菌菌体酶的作用下,进行不对称水解,可制得。以α-溴丙烯酸甲酯为原料,与甲基硫代乙酰胺反应,得到2-甲基噻唑啉-4-羧酸甲酯,再水解,可制得。以氯乙醛为原料,与硫酸氢钠反应,生成α-羟基-β-氯乙醇磺酸钠[2],[2]与氢氧化铵反应,生成α-氨基-β-*钠[3],[3]与氢化钠反应得到α-氨基-β-氯*[4],[4]水解后,得到β-氯丙氨酸[5],[5]与硫代硫酸铵反应,再水解,可得到DL-半胱氨酸沉淀,然后脱盐,可制得L-半胱氨酸。3,酶法(味之素法):是以α-氯丙烯酸甲酯和硫脲为原料,先合成DL-2-氨基噻唑啉-4-羧酸(DL-ATC),然后在嗜噻唑假单胞菌菌体三种酶的作用下发生不对称水解,生成L-半胱氨酸。
主要应用 : 主要用于医药、化妆品、生化研究等方面。用于面包料中,以促进谷朊形成及促进发酵、出模、防止老化等。用于天然果汁中,以防止维生素C氧化和防止果汁变成褐色。该品有*作用,可用于丙烯腈*、芳香族酸*。该品还有*,也是**的药物,尤其是作为*药(大多以乙酰L-半胱氨酸甲酯酸盐的形式使用。化妆品方面主要用于美容水、烫发液、防日晒的护肤膏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