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外观 | 见包装 |
保质期 | 两年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含量 | 99% |
-亮氨酸中文别名:L-白氨酸;L-2-氨基-4-甲基戊酸
含量:99
结 构 式:(CH3)2CHCH2CH(NH2)COOH
分 子 式:C6H13NO2
分 子 量:131.17CAS: 61-90-5
性状:白色有光泽六面体晶体或白色结晶性粉末。略有苦味。无臭,味微苦.约337分解,于145-148升华。在烃类存在下,在无机酸水溶液中性能稳定。每克溶于40ml水和约100ml醋酸。略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溶于稀盐酸和碱性氢氧化物和碳酸盐溶。熔点293295.在氢类存在下,在无机酸水溶性中性能稳定。
2.可安全用于食品(FDA,§172.320,2000)。
项目 | 医药级(usp32) | 食品级(fcc) |
外观 |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 白色结晶粉末 |
含量(以干基计) | 98.5%101.5% | 98.5%101.5% |
比旋光度 | +14.9°+17.3° | +14.5°+16.5° |
PH | 5.57.0 | -- |
干燥失重 | 0.2 | 0.2 |
灼烧残渣 | 0.4 | 0.1 |
氯化物 | 0.05 | -- |
硫酸盐 | 0.03 | -- |
铁 | 0.003 | -- |
重金属 | 0.0015 | 10mg/kg |
铅 | -- | 5mg/kg |
层析法纯度检查 | 通过USP检查 | -- |
L-亮氨酸
又称:白氨酸,化学名为a一氨基异己酸,1819年Proust首先从奶酪中分离得到,后来Braconnot从肌肉与羊毛的酸水解物中得到其结晶,并定名为亮氨酸。L一亮氨酸是常见十八种氨基酸中的一种,也是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另外由于L一亮氨酸和L一异亮氨酸、L-撷氨酸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一个甲基侧链而被称为支链氨基酸。
氨基酸的制造是从1820年水解蛋白质开始的。其提取顺序是是L-胱氨酸,L-组氨酸,L-亮氨酸,L-精氨酸,1908年日本人Ikeda发现谷氨酸钠是鲜味的强化剂,开始了工业化生产氨基酸的历史。1957年日本开始运用微生物进行谷氨酸发酵生产,从此揭开了微生物发酵方法生产氨基酸的历史新篇章。20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关于L一亮氨酸生物合成以及其代谢调节机制相继阐明。这为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一亮氨酸定向育种及酶法生产L-亮氨酸提供了理论基础。
L一亮氨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提取法、化学合成法、酶催化法、微生物发酵法等。
提取法(蛋白水解法):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在酸性条件下,将L一亮氨酸含量较高的蛋白质水解,得到各种氨基酸的混合物,经分离、纯化、精致等工序获得L-亮氨酸产品。
化学合成法:亮氨酸化学合成法有A . Strecker ,。一卤代酸氨解、相转移催化等几种方法。虽然化学合成法原理简单,价格低廉,但操作复杂,反应条件苛刻,产物多,产率不高,并且有的方法涉及到有毒物质。化学合成法得到亮氨酸是消旋的DL一亮氨酸,为了得到L一亮氨酸,必须进行光学异构体的拆分
[包 装]:纸板桶(净重25KG)或根据客户需要包装。
[运 输]:轻装轻卸以防包装破损,防日晒雨淋,不能与有毒,有害物同运。
[储 存]:储存于阴凉,干燥,清洁,遮光的环境中,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以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