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外观 | 见包装 |
保质期 | 两年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主要营养成分 | L-赖氨酸盐酸盐 |
含量 | 99% |
赖氨酸对于微量元素的吸收有促进作用,和维生素同时服用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赖氨酸本身对骨骼也很重要,青春期的孩子骨骼发育就需要他,老年人服用赖氨酸还可以预防*,因此对人体来说很重要的一种元素。
赖氨酸具有满足动物需要、促进动物生长、*。可提高植物蛋白质及其饲料的营养价值,有利于开发蛋白质饲料资源。如在饼粕类饲料中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可以替代鱼粉,从而降低了饲料成本,并可改善肉的品质,例如添加赖氨酸能改善屠体质量,提高瘦肉率。
生产方法
赖氨酸的工业化生产,主要还是采用微生物直接发酵法。赖氨酸是天冬氨酸分支系的氨基酸,天冬氨酸激酶是关键酶,它受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协调反馈抑制,单一的氨基酸不能完全抑制酶的活性。使用的菌种,几乎都是谷氨酸棒杆菌,该菌为高丝氨酸营养缺陷型变异株,缺乏高丝氨酸脱氢酶。由于天冬氨酸激酶不受单一氨基酸抑制,高丝氨酸缺陷型变异株限制苏氨酸的产生,解除其反馈抑制,因此进行赖氨酸发酵,生产菌株对糖收率可达40%以上。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以高丝氨酸缺陷型菌株A.S.1.563,经中试产酸率可达3.66%,对糖的收率为30%,用甘蔗糖蜜可高达42%。谷氨酸棒杆菌A.S.1.563[种子培养基]→[32℃, 17h,菌种培养]菌种[发酵培养基]→[32℃, 38h,发酵]发酵液[732-NH树脂]→[吸附]吸附物[氨水(洗脱)]→[pH 8-14]洗脱液[浓缩]→浓缩液[HCl]→[pH4.9, 3天]粗制品[重结晶精制]→L-赖氨酸盐酸盐菌种培养 采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的谷氨酸棒杆菌A.S.1.563,在30-32℃条件下,菌种经24h活化,同样条件斜面培养,再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其种子培养基是: 葡萄糖2%,玉米浆2%,硫酸镁0.05%,硫酸铵0.4%,磷酸氢二钾0.1%,豆饼水解液1%,接种量5%,32℃培养17h。发酵 发酵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 葡萄糖15%,硫酸铵2%,磷酸氢二钾0.1%,硫酸镁0.04%,豆饼水解液2%,尿素0.4%。接种量5%,32℃培养38h,要求通气量1:0.3 V/(V·min),搅拌,并注意观察发酵过程中生化代谢曲线图。吸附、洗脱、浓缩、结晶 将得到的发酵液加热80℃充分搅拌10 min后,冷却至40℃时,取样测含酸量,并加H2SO4以调pH为4-5,沉淀2h后引入732-NH4+树脂柱。当发酵液含酸量为2.5%左右时,使树脂体积与发酵液体积之比为1:3。上柱流速控制在1000 ml/min,当流出液pH值逐渐下降到6-5.5,含酸量在0.5%时,表示树脂饱和。一般吸附2-3次。饱和树脂用无盐水洗,除去菌体和杂质,直至流出液澄清为止。再用2.5 mol/L的氨水解吸,流速为700-800 ml/min,从pH8开始收集,约为树脂体积的1.5-2倍,当洗脱液pH为13-14时停止收集。得到的洗脱制液加热除氨,薄膜真空浓缩到21°Be,冷却,加浓HCl调节pH值为4.9,静置3天结晶,过滤取结晶,干燥得粗品,母液浓缩再回收。重结晶精制 将粗品加入蒸馏水溶解并配成12°Be,再加入粗品重10%-12%的活性炭(要求活性炭不含Ca2+、Mg2+,为此应用稀HCl预先处理活性炭)。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控制在93.33kPa左右),湿度40-45℃,至饱和为止。静置让其自然冷却结晶,过滤取结晶,于60℃干燥,得粗制L-赖氨酸盐,收率50%。
白色或近白色自由流动性的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263~264℃熔化并分解。通常较稳定,高湿度60%以下稳定,60%以上则生成二水合物。与维生素C和维生素K3共存则易着色。碱性条件及直接与还原糖存在下加热则分解。易溶于水(40g/ml,35℃),水溶液呈中性至微酸性,与磷酸、盐酸、氢氧化钠、离子交换树脂等一起加热,起外消旋作用。
项目 质检标准
含量(以干基计) ≥98.0%
*(Pb计) ≤0.001%
透光度(E10%1cm:400nm) ≥95%
干燥失重(105℃,3h) ≤1.0%
砷(以As计,GT-3) ≤0.0001%
灼烧残渣≤0.2%
比旋光度[α]25D 19.0°~ +21.5°
PH(10%水溶液) 5.0~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