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营养强化剂 |
CAS | 见包装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1 |
外观 | 见包装 |
保质期 | 两年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主要营养成分 | L-脯氨酸 |
含量 | 99% |
中文别名:L-4-羟基脯氨酸;反-4-羟基-L-脯氨酸;L-羟脯氨酸;反式-4-羟基-L-脯氨酸;
英文名称:L-Hydroxyproline
分子式:C5H9NO3
分子量:131.13
L-脯氨酸
中文产品名称:L-脯氨酸
英文产品名称:L-Proline
化学分子式:C5H9NO2
化学名称:
特征与用途:无色至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斜方晶系为无水物,单斜晶系含1分子结晶水。无臭,有苦味和独特甜味及风味,能改善果汁饮料、清凉饮料及各种食品的风味。熔点228℃(分解)。不纯物有吸湿性。因其为亚氨基酸,与其他氨基酸的性质不同。极易溶于水(154.56g/100ml,20℃),溶于乙醇(1.18g/100ml,19℃),不溶于*和异丙醇。天然品存在于明胶、干酪素、面筋等中,在胶原蛋白中的含量较多,其生理作用与关节、腱的功能关系密切。
质量标准:FCC,1996, USP
项目
质检标准
含量(干燥后)
98.5%-101.5%
灼烧残渣
≤0.1%
*(Pb计)
≤0.002%
铅
≤10mg/kg
干燥失重(105℃,3h)
≤0.3%
旋光度[α]20D
-84°- -86.3°
功用:增味剂;营养增补剂。与糖共热发生氨基-羰基反应,可生成特殊的香味物质。按我国GB 2760--96可用作香料。
推荐使用量及注意事项:
1.占食品总蛋白质量的4.2%(FDA,§ 172.320,1994)。
2.FEMA(mg/kg):无醇饮料、焙烤制品、肉类制品、汤类、乳及乳制品、调味品、谷类制品,均50。
3.可安全用于食品。
包装与运输:
包装:本品采用双层包装:内层用食用聚乙烯塑料袋密封,外用纸板箱包装。每箱净含量为25kg,还可根据用户需要包装。
运输:应轻装轻卸。防止日晒、雨淋,不能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本品为非危险品,可按一般化学品运输。
贮存:应贮存在干燥清洁避光的环境中,严禁与有毒物质混放,以免污染。保质期为两年
CAS No.: 147-85-3
EINECS号: 205-702-2
分 子 式: C5H9NO2分 子 量: 115.13
熔 点: 228-233℃
沸 点: 252.2 °C at 760 mmHg
折 射 率: -85 ° (C=4, H2O)
闪 光 点: 106.3 °C
密 度: 1.35
水 溶 性: 易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丁醇及*。
白色片状结晶性或结晶性粉末。呈苦味中的独特甜味,能改善果汁饮料、清凉饮料等的风味的味质。有特殊风味,可作香原料。熔点274℃(分解)。易溶于水(25℃,36.1%),微溶于乙醇。
无色至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用途:营养增补剂。风味剂。与糖共热发生氨基酸-羰基反应,可生成特殊的香味物质。
脯氨酸(Pro)是植物蛋白质的组分之一,并可以游离状态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
用于氨基酸注射剂、复合氨基酸输液、食品添加剂、营养增补液等
营养增补剂。风味剂,与糖共热发生氨基-羰基反应,可生成特殊的香味物质。按我国GB 2760-86规定可用作香料。
医药原料及食品添加剂。
性状:斜方晶系为无水物,单斜晶系含1分子结晶水;无臭,有较强甜味;溶点为200℃(分解);不纯物具有吸湿性;因其为亚氨基酸,与其他氨基酸的性质都不同;极易溶于水(154.56g/100ml.20℃)和乙醇,不溶于异丙醇。
L-脯氨酸是合成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氨基酸之一,是氨基酸输液的重要原料,也是合成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一线*物的主要中间体,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与医药等工业。
用途:营养增补剂、风味剂,与糖共热发生氨基酸-羰基反应,可生成特殊的香味物质。
1. 明胶、干酪素之类蛋白质的水解物,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再用*或雷因克特盐(Reineckeatesalt)处理中性氨基酸部分,仅使L-脯氨酸沉淀,*用无水乙醇加异丙醇重结晶而得。由嗜乙酰乙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acetoacidophilum)XQ-3(由无锡轻工大学中央研究所选育)以氯化铵为氮源经发酵而得。产酸率约60g/L。
2. L-脯氨酸有两种制法。 一是直接发酵法, 利用葡萄糖和黄色短杆菌变异株或谷氨酸棒杆菌野生株,经微生物发酵获得L-脯氨酸; 二是化学合成法,以谷氨酸为原料, 与无水乙醇在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 并加入三乙醇胺将氨基硫酸盐游离出来,得谷氨酸-δ-乙酯。 再用金属还原剂硼氢化钾还原谷氨酸-δ-乙酯,得脯氨酸粗品, *对其分离纯化可得粗制脯氨酸。小试工艺酯化 称取L-谷氨酸147g, 投入三颈瓶中, 加入无水乙醇1L, 搅拌冷却至0℃, 再滴加H2SO4 80ml, 于0-5℃搅拌反应1h, 室温继续反应1h, 反应全部变清。 在20℃下滴加三乙胺至pH为8-8.5, 析出白色结晶,在室温下再搅拌1h, 静置冷却5℃过滤, 取结晶, 用95%乙醇洗涤, 抽干后真空干燥,得谷氨酸-δ-乙酯约141g。熔点178-180℃, 收率80%-83%。 [α]32D+29.8 (C=1g/ml 10% HCl)。还原 在三颈瓶中投入谷氨酸-δ-乙酯175g, 加入蒸馏水875ml, 搅拌冷却至5℃, 再分次加入KBH4 53.9g, 约1h加完, 室温再反应1h, 保温50℃反应3h。冷却至0℃, 加入6mol/L HCl调至pH4, 过滤取滤液, 即得粗品L-脯氨酸水溶液。 分离纯化离子交换树脂-氧化铝柱色谱分离法 将粗品L-脯氨酸水溶液,以4ml/min的流速进入装入732-H+型树脂交换柱中(1g 酸投料需10ml树脂)。 先用蒸馏水冲洗至中性,再用1mol/L氨水洗脱, 收集含L-脯氨酸段的洗脱液(用硅胶G薄层色谱控制)。 将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 再用少量水溶解后,将其进入中性氧化铝色谱柱中,再以60%乙醇水溶液洗脱(还是用硅胶G薄层色谱控制)。 收集的洗脱液减压浓缩至干,再以无水乙醇洗涤数次, 稍冷后再加入无水*,冷却过滤取结晶, 真空干燥, 得L-脯氨酸。熔点220-222℃(分解),收率28%左右。 [α]24D-82.4 (C=1g/ml, H2O)。 五氯酚沉淀解吸分离法成盐 将粗品制脯氨酸水溶液置于反应瓶中, 加热至50℃时滴加五氯酚乙醇溶液 (0.111mol/70ml乙醇), 并保温搅拌5h后, 让冷却至0℃, 过滤取结晶, 用少量冰水洗涤, 抽干, 干燥后得复盐,熔点240-242℃, 沉淀率95%。解析 将复盐38.4g, 投入三颈瓶中, 加入蒸馏水200ml, 氨水20ml, 室温搅拌8h, 冷却至0℃后过滤取滤液,将滤液减压浓缩, 加入蒸馏水100ml, 过滤取滤液, 加入活性炭脱色。*提取, 分出水层, 继续浓缩至干, 用无水乙醇脱色数次, 再加少量无水乙醇湿润, 加入2倍量无水*, 冷却结晶,过滤取结晶, 真空干燥, 得L-脯氨酸成品。放大生产工艺酯化 将L-谷氨酸15kg, 无水乙醇100L投入200L反应罐中, 冷却至0℃,搅拌条件下滴加浓H2SO4 8.1L, 保持0℃, 搅拌反应1h, 再保温25℃搅拌反应1h后,加入三乙胺使pH为8.0-8.5。 搅拌1h, 出现白色沉淀。 冷却至5℃, 过滤取沉淀, 用50L95%乙醇洗涤, 沉淀于50℃真空干燥, 得L-谷氨酸-δ-乙酯。还原 将所得L-谷氨酸-δ-乙酯投入100L反应罐中, 加水70L, 搅拌冷却至5℃, 于1h内分次加完4.3kg KBH4, 加热保温200℃, 搅拌反应1h, 再升温50℃, 搅拌反应3-4h, 冷却至0℃, 以6mol/L的HCl调pH至4.0, 过滤取滤液得L-脯氨酸粗品溶液。 沉淀 将L-脯氨酸粗品溶液投入100L反应罐中,加热至50℃, 在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7L 1.5mol/L的五氯酚乙醇溶液,保温50℃反应5h后, 冷却至0℃析出结晶, 过滤取结晶, 抽干, 得复盐。解析、精制 将复盐投入100L反应罐内, 加入3%氨水20L, 室温搅拌反应7-8h后, 降温至0℃过滤,沉淀用少量冰水洗涤, 抽干, 洗液和滤液合并, 再减压浓缩至干, 用10L去离子水搅拌溶解,过滤取滤液, 并加入0.5%活性炭, 加热70℃搅拌脱色1h, 过滤取滤液, 让其冷却至0℃, 加等体积*萃取, 分出水层, 减压浓缩至干,加10L无水乙醇脱水3次, 抽干, 沉淀加2L无水乙醇搅匀,再加10L*,冷却至0℃, 过滤取沉淀, 真空抽*, 80℃烘干, 得L-脯氨酸成品。
中文别名:L-脯氨酸(25KG起定); 四氢吡咯-2-羧酸; L-(-)-镨啉; L-脯氨酸AJI88,USP23,FCCIII,CP2000; L-脯氨酸,99%; L-吡咯烷-2-羧酸; 氢化吡咯甲酸;
英文名称:L-Proline;
CAS No.: 147-85-3 EINECS号: 205-702-2 分子式: C5H9NO2
熔点: 228 °C (dec.)(lit.) 沸点: 215.41°C (rough estimate) 折射率: -85 ° (C=4, H2O)
密度: 1.35 水溶性: soluble Inchi: InChI=1S/C5H9NO2/c7-...
危险类别码: 36/37/38-22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910 7 安全说明: 24/25-36/37/39-26
海关编码: 29339990 包装等级: 危险类别:
储存温度: Store at RT. 使用限量: 占食品中总蛋白质量的4.2%(FDA,§172.320,2000)
FEMA:同“01029,盐酸硫胺”。 含量分析: 精确称取预经105℃干燥3h的试样约220mg,溶于3ml甲酸和50ml冰醋酸,加2滴结晶紫试液(TS-74),用0.1mol/L高氯酸滴定至蓝绿色终点。每Ml 0.1mol/L高氯酸相当于L-脯氨酸(C5 H9NO2)11.51mg。
毒性: 可安全用于食品(FDA,§172?320,2000)。
用途:用于生化研究,医药上用于*、蛋白质缺乏症、*、*及*蛋白质的补充等。